香精油檢測:核心項目與質量控制
一、物理與化學指標檢測
-
- 測定液體在特定溫度下的密度,與標準值對比判斷純度(如薰衣草油20℃密度范圍:0.875~0.895 g/cm³)。
- 方法:密度計法(ISO 279:1998)。
-
- 反映光在油中的折射特性,用于鑒別是否摻假(如茶樹油折射率范圍:1.475~1.482)。
- 方法:阿貝折射儀(ISO 280:1998)。
-
- 檢測光學活性物質的旋轉角度,判斷天然成分比例(如薄荷精油左旋特性)。
- 方法:旋光儀測定(ISO 592:1998)。
-
- 檢測溶劑殘留(如乙醇、己烷),確保萃取工藝安全性(限量:≤50 ppm)。
- 方法:G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
二、化學成分分析
-
- 例如:玫瑰精油中的香茅醇(≥30%)、薰衣草精油中的芳樟醇(25%~38%)。
- 方法:GC-MS/HPLC(高效液相色譜)。
- 標準依據:ISO 9842(玫瑰油)、ISO 3515(薰衣草油)。
-
- 識別合成香料(如鄰苯二甲酸酯)、礦物油或廉價植物油摻雜(如棕櫚油摻入檀香油)。
- 方法:紅外光譜(FTIR)、同位素比值質譜(IRMS)。
-
- 評估氧化程度及酸敗風險(酸值一般要求≤3.0 mg KOH/g)。
- 方法:滴定法(ISO 1242)。
三、安全性檢測
-
- 鉛(≤10 ppm)、砷(≤3 ppm)、汞(≤1 ppm)等(依據IFRA標準)。
- 方法: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
- 檢測種植過程中可能殘留的有機氯、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限量≤0.01 mg/kg)。
- 方法:GC-MS/MS(歐盟EC 396/2005)。
-
- 檢測香豆素、檸檬烯等易致敏成分(歐盟法規EC No 1223/2009規定限量)。
- 方法:HPLC-DAD。
四、微生物檢測
-
- 需氧菌總數≤1,000 CFU/g(化妝品級精油標準)。
- 方法:GB 7918.2-1987(中國標準)。
-
- 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不得檢出)。
五、感官評價
-
- 評估澄清度(無懸浮物)、顏色是否符合品種特征(如佛手柑油為淡綠色)。
-
- 專業調香師通過嗅辨確認香氣層次與持久性,排除異味。
六、穩定性與包裝兼容性
-
- 模擬高溫/高濕環境(40℃、RH75%儲存3個月),觀察成分變化。
-
- 檢測塑料或玻璃容器是否釋放塑化劑或重金屬。
七、法規與認證標準
- 國際標準:ISO/TC 54(精油國際標準)、IFRA(國際香料協會指南)。
- 區域法規:歐盟EC No 1223/2009(化妝品)、美國FDA 21 CFR 182.20(食品添加劑)。
- 中國標準:GB/T 26516-2011(精油通用技術要求)、《中國藥典》揮發油檢測項。
上一篇:奈啶酸檢測下一篇:鄰氯青霉素(氯唑西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