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小麥及面粉檢測項目詳解
一、產地環境檢測(前置條件)
- 土壤質量:檢測重金屬(鎘、汞、砷、鉛、鉻等)及農藥殘留(六六六、滴滴涕)。
- 灌溉水:pH值、總汞、總鎘、氟化物、石油類等指標。
- 空氣質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限值。
二、小麥原糧檢測項目
-
- 容重:反映籽粒飽滿度(≥710g/L,一級標準)。
- 水分含量:≤12.5%(防止霉變)。
- 雜質及不完善粒:總量≤3.0%。
-
- 農藥殘留:重點檢測有機磷類(如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除草劑(如草甘膦),殘留量需低于GB 2763標準的80%。
- 重金屬污染:鉛≤0.2mg/kg,鎘≤0.1mg/kg,砷≤0.5mg/kg。
- 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5μg/kg,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1000μg/kg。
-
- 采用PCR法篩查CaMV 35S啟動子、NOS終止子等轉基因標識,結果需為陰性。
三、面粉加工品檢測項目
-
- 灰分含量:反映加工精度(特一粉≤0.55%,綠色標準嚴于普通產品)。
- 面筋含量及質量:濕面筋≥28%(高筋粉),穩定時間≥7分鐘(粉質儀測定)。
- 白度:反映麩皮去除率(≥76%,分光光度法測定)。
-
- 嚴禁添加:過氧化苯甲酰(增白劑)、溴酸鉀(面團調節劑)、鋁膨松劑。
- 允許添加:維生素C(改善面團)、天然酶制劑(如α-淀粉酶),需符合NY/T 392規定。
-
- 微生物限量:菌落總數≤10000 CFU/g,大腸菌群≤30 MPN/100g,沙門氏菌不得檢出。
- 異物檢測:金屬碎片(≤2mm)、蟲卵等通過X光機或磁選篩查。
-
- 鐵、鋅、葉酸等添加需符合《綠色食品 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NY/T 392),禁止超范圍使用。
四、生產過程控制檢測
- 加工衛生:設備清潔度(ATP生物熒光檢測)、車間空氣微生物(沉降菌≤30 CFU/皿)。
- 交叉污染防控:檢測生產線殘留物(如麩質、過敏原)。
- 包裝材料: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雙酚A遷移量需達標。
五、認證抽檢與標志管理
- 監督抽檢頻率:證書有效期內每年至少1次市場隨機抽檢。
- 標志使用規范:包裝需印有綠色食品LOGO及17位企業信息碼,可溯源至種植批次。
六、常見問題與案例分析
- 典型案例:某企業因小麥原糧中檢出草甘膦超標(0.05mg/kg vs 標準0.01mg/kg),被撤銷綠色認證。
- 技術難點:真菌毒素的精準檢測需結合HPLC-MS/MS法,避免傳統ELISA法的假陽性。
- 趨勢預警:2023年起新增多菌靈、噻蟲嗪等農藥的專項篩查。
上一篇:食醋衛生標準檢測下一篇:綠色食品 生面食、米粉制品、面粉類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