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標:確認樣品中是否含有十七酸。
- 方法: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通過保留時間比對及質譜碎片離子匹配,鑒定特征峰(如分子離子峰m/z 270)。
- 核磁共振(NMR):分析氫譜(¹H-NMR)及碳譜(¹³C-NMR),確認羧酸基團(δH 2.3-2.5)、甲基末端(δH 0.88)等特征信號。
-
- 應用場景:生物樣本(血漿、組織)、食品、工業油脂等中的含量測定。
- 關鍵技術:
- 氣相色譜法(GC):采用內標法(如十七酸甲酯或C19:0為內標),通過FID檢測器定量。
-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適用于熱不穩定樣品,需預先衍生化(如苯并噁唑啉酮衍生)以提高靈敏度。
-
- 檢測重點:雜質脂肪酸(如C16:0、C18:0)及氧化產物的含量。
- 方法:
- 薄層色譜(TLC):快速篩查雜質,展開劑常選用石油醚-乙醚-乙酸(70:30:1)。
- 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UHPLC-HRMS):精確識別痕量雜質,分辨率達ppm級。
-
- 熔點測定:十七酸熔點為61-62℃,偏離標準值可能提示同分異構體或雜質。
- 紅外光譜(FTIR):驗證羧酸特征峰(1700-1720 cm?¹的C=O伸縮振動)。
-
- 工業應用關鍵指標:通過Rancimat法測定氧化誘導時間(OIT),評估其在高溫加工中的穩定性。
-
- 同位素標記法:使用¹³C標記十七酸,通過LC-MS/MS追蹤其在細胞內的β-氧化路徑及代謝產物。
- 二維氣相色譜(GC×GC):提升復雜基質(如血漿)中微量十七酸的分離效率。
- MALDI-TOF質譜成像:空間原位分析組織切片中十七酸的分布特征。
- 微流控芯片技術:實現納升級別樣品的快速定量,適用于單細胞代謝組學研究。
領域 | 檢測重點 | 參考標準 |
---|---|---|
食品科學 | 乳制品、油脂中天然/添加C17:0含量 | GB 5009.168-2016(中國國標) |
臨床診斷 | 血清中C17:0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 | CLSI C62-A(質譜法驗證指南) |
工業油脂 | 合成十七酸的純度與氧化穩定性 | ASTM D1983-19(脂肪酸檢測標準) |
- 挑戰1:低濃度干擾
- 生物樣本中十七酸常低于μM級,可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后聯用GC-MS。
- 挑戰2:異構體區分
- 支鏈異構體(如iso-C17:0)需借助手性色譜柱或離子淌度質譜(IMS)分離。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