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蒸制類糕點檢測項目解析
一、核心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外觀形態(tài)、色澤、氣味、口感、雜質。
- 標準要求:外形完整、色澤均勻、具有原料自然香味、無酸敗或霉變味、無異物。
- 意義:直接影響消費者接受度,反映生產衛(wèi)生狀況及原料品質。
-
- 水分含量:蒸制糕點水分較高,需控制在≤45%(依據產品類型調整),防止微生物滋生。
- 酸價與過氧化值:反映油脂氧化程度,酸價≤5 mg/g,過氧化值≤0.25 g/100g。
- 蛋白質與脂肪:按配方要求檢測,確保營養(yǎng)標簽真實性。
-
- 菌落總數:≤10000 CFU/g(嚴格于普通食品)。
- 大腸菌群:≤3.0 MPN/g。
- 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檢出。
- 霉菌與酵母菌:≤100 CFU/g,預防霉變風險。
-
- 重金屬:鉛(≤0.2 mg/kg)、砷(≤0.2 mg/kg)、鎘(≤0.1 mg/kg)、汞(≤0.02 mg/kg)。
- 農藥殘留: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等殘留需符合NY/T 393-2020《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 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5 μg/kg),重點關注原料谷物安全性。
-
- 禁用物質:綠色食品嚴禁使用苯甲酸、山梨酸等化學合成防腐劑,以及合成色素(如莧菜紅)。
- 限用物質:允許使用天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但需符合GB 2760限量。
-
- 能量及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實測值需與標注值誤差在±20%內。
- 膳食纖維:若聲稱“高纖維”,需≥6 g/100g。
二、綠色食品專項檢測
-
- 原料(如小麥粉、糖)需來自綠色食品認證基地,提供供應鏈可追溯文件。
- 非轉基因證明:原料及加工過程不得使用轉基因成分。
-
- 加工環(huán)境需符合綠色食品衛(wèi)生規(guī)范(NY/T 658),禁用輻照殺菌。
- 包裝材料需可降解或可回收,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不得檢出。
-
- 必須標注綠色食品標志、認證編號、原料比例及“經蒸制加工”工藝說明。
- 禁止虛假宣稱“有機”“零添加”等誤導性信息。
三、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
檢測項目 | 檢測方法 | 判定標準 |
---|---|---|
農藥殘留 | GB 23200.113-2018(LC-MS/MS) | NY/T 393-2020 |
重金屬 | GB 5009.12-2017(原子吸收光譜) | GB 2762-2022 |
微生物 | GB 4789.2-2022(平板計數法) | NY/T 1885-2017 |
食品添加劑 | GB 5009.28-2016(高效液相色譜) | NY/T 422-2016 |
四、質量控制要點
- 原料驗收:每批次原料需提供農殘、重金屬檢測報告。
- 生產過程監(jiān)控:定期檢測車間空氣菌落、設備表面衛(wèi)生。
- 出廠檢驗:每批次必檢水分、菌落總數、感官指標。
- 第三方驗證:每年至少一次全項目檢測,確保認證有效性。
上一篇:麥片類衛(wèi)生標準本標準檢測下一篇:綠色食品 藻類及其制品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