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膨脹序數(CSN)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前準備
-
- 粒度控制:將煤樣研磨至0.2 mm以下,確保顆粒均勻性,避免因粒度差異導致傳熱不均。
- 干燥處理:煤樣需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消除水分對膨脹行為的干擾。
-
- 坩堝規格:使用標準不銹鋼坩堝(內徑21 mm,高45 mm),驗證其耐高溫變形性能。
- 溫度控制系統:校準加熱爐升溫速率(3°C/min),確保升溫曲線符合ISO 501或ASTM D720標準。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步驟
-
- 稱取1.0±0.01 g煤樣裝入坩堝,通過標準壓力裝置(如500 kg/cm²)壓制成塊,確保樣品密度一致。
-
- 升溫速率:室溫升至820°C(或特定目標溫度),升溫速率為3°C/min,模擬煉焦初始階段的熱沖擊。
- 恒溫時間:達到目標溫度后維持5分鐘,使煤樣充分熱解并膨脹。
-
- 體積變化觀測:通過光學測量儀記錄煤樣膨脹后的高度(h)與原始高度(h?),計算膨脹率: 膨脹率=?−?0?0×100%膨脹率=h0?h−h0??×100%
- 序數分級:根據膨脹高度對應標準模板圖(如ISO 501中的CSN標尺),判定膨脹序數(0-9級,數值越大膨脹性越強)。
三、質量控制關鍵點
-
- 同一煤樣需進行3次平行試驗,允許誤差≤0.5級,超過范圍需重新校準設備或調整樣品制備流程。
-
- 使用已知CSN值的標準煤樣(如NIST SRM 2690系列)驗證檢測系統準確性。
-
- 實驗室溫度需穩定在20±2°C,避免空氣流動影響加熱均勻性。
四、影響因素分析
-
- 揮發分含量:高揮發分煤(如氣煤)膨脹性通常較強,需調整加熱程序以匹配其熱解特性。
- 鏡質組反射率:反射率>1.0%的煤膨脹性顯著降低,需結合煤巖學數據綜合分析。
-
- 裝樣密度差異超過5%可能導致膨脹率偏差±1級,需嚴格規范壓制工藝。
五、檢測結果應用
-
- 高CSN值煤(CSN≥6)需與低膨脹煤搭配,避免焦炭產生裂紋。
- 預測焦炭反應后強度(CSR):CSN與CSR通常呈正相關(R²>0.7)。
-
- 冶金焦用煤CSN要求≥5,化工用粘結煤CSN范圍3-6。
六、總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7
23
21
28
30
28
26
23
27
32
29
25
34
33
31
48
43
39
53
5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