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樣檢測技術及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一、采樣檢測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分類
1. 環境監測
-
- 重金屬(鉛、汞、鎘、砷)
- 化學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
- 總磷/總氮(TP/TN)
- 微生物指標(大腸桿菌群、糞鏈球菌)
- 新興污染物(微塑料、藥物殘留)
-
- PM2.5/PM10顆粒物濃度
- VOC揮發性有機物(苯系物、甲醛)
- 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
- 放射性物質(氡氣、γ輻射)
2. 食品安全
-
- 農藥殘留(有機磷、擬除蟲菊酯)
- 獸藥殘留(抗生素、激素)
- 非法添加劑(蘇丹紅、三聚氰胺)
-
- 致病菌檢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 霉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
- 轉基因成分篩查
3. 藥品與醫療器械
-
- 有效成分含量測定(HPLC法)
- 溶出度/釋放度測試
- 雜質譜分析(基因毒性雜質)
-
- 生物相容性(細胞毒性試驗)
- 滅菌效果驗證(環氧乙烷殘留量)
- 材料疲勞強度測試
4. 工業制造
5. 醫學診斷
-
- 血液生化(肝功能、腎功能)
- 腫瘤標志物(AFP、CEA)
- 基因檢測(PCR擴增、基因測序)
-
- 新冠病毒核酸(RT-qPCR)
- 流感病毒分型(免疫層析法)
- 耐藥基因篩查(宏基因組測序)
三、標準化檢測流程
-
- 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策略選擇
- 樣品容器預處理(避光、無菌)
- 現場快速檢測(pH試紙、便攜式GC)
-
- 樣品前處理(消解、萃取、離心)
- 儀器校準(標準曲線制作)
- 質控樣插入(加標回收率驗證)
-
- 檢測限/定量限計算(LOD/LOQ)
- 數據有效性判定(RSD≤5%)
- 檢測報告編制( /CMA認證格式)
四、技術挑戰與解決方案
挑戰類型 | 具體問題 | 應對措施 |
---|---|---|
微量檢測靈敏度 | 痕量物質檢出困難 | 濃縮富集技術(SPE固相萃取) |
復雜基質干擾 | 食品/環境樣品成分混雜 | 串聯質譜(LC-MS/MS)法 |
實時監測需求 | 傳統實驗室分析周期長 | 開發便攜式傳感器(電化學/生物傳感) |
數據可比性 | 不同實驗室結果差異 | 推行國際標準方法(ISO/ASTM) |
五、行業發展趨勢
- 智能化轉型:AI算法優化采樣點位布局
- 快速檢測普及:微流控芯片技術商業化應用
- 組學技術融合:代謝組學篩查未知污染物
- 區塊鏈溯源:檢測數據上鏈保證不可篡改
上一篇:坩堝膨脹序數檢測下一篇:聚丙烯絕緣電話軟線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
27
25
23
20
25
29
27
22
32
31
28
46
40
36
51
52
50
68
5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