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β-羥丁酸(占78%)
- 乙酰乙酸(占20%)
- 丙酮(占2%) 正常情況下,血酮濃度極低(<0.6 mmol/L),尿液中幾乎檢測不到。但在糖代謝障礙(如糖尿病)或長期饑餓時,脂肪分解加速,酮體生成增多,超過機體利用能力時,多余的酮體通過尿液排出,稱為“酮尿”。
-
- 原理:硝普鈉反應(Legal試驗),乙酰乙酸與試紙反應生成紫色化合物。
- 靈敏度:可檢測乙酰乙酸>5-10 mg/dL,但無法檢測β-羥丁酸。
- 局限性:易受藥物(如卡托普利)、高色素尿等因素干擾,維生素C可能導致假陰性。
-
- 酶法:特異性檢測β-羥丁酸,更適合早期酮癥診斷。
- 氣相色譜法:精確測定三種酮體組分,但操作復雜,臨床少用。
- 糖尿病患者:
- 血糖持續>13.9 mmol/L(250 mg/dL)伴多尿、口渴、乏力。
- 疑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
- 妊娠期:妊娠劇吐或妊娠期糖尿病監測。
- 代謝干預:生酮飲食、極低熱量飲食的療效與安全性評估。
- 其他:酒精性酮癥酸中毒、嚴重感染、創傷等應激狀態。
- 步驟:將試紙條浸入新鮮尿液2秒,水平放置1分鐘后比色。
- 結果判讀:
- 陰性(-):無色。
- 弱陽性(+):淡紫色(酮體15-40 mg/dL)。
- 陽性(++~++++):紫色逐漸加深(>80 mg/dL)。
- 標本要求:新鮮尿液或2小時內冷藏保存。
- 報告形式:以mmol/L或mg/dL為單位標注各組分濃度。
結果 | 可能原因 | 臨床建議 |
---|---|---|
陽性(+) | 早期酮癥、饑餓、劇烈運動 | 結合血糖評估,調整降糖方案或補液。 |
++~++++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酒精性酮癥 | 立即就醫,檢測血氣、電解質及血酮。 |
陰性 | 正常代謝狀態或β-羥丁酸為主型酮癥 | 若癥狀持續,建議檢測血酮。 |
- 假陰性:試紙法僅檢測乙酰乙酸,若酮癥以β-羥丁酸為主(如嚴重DKA后期),尿酮可能陰性。
- 假陽性:某些藥物(如甲基多巴)或尿液久置后乙酰乙酸轉化為丙酮,導致假陽性。
- 血糖:血糖>13.9 mmol/L且尿酮陽性提示DKA高風險。
- 血酮:血β-羥丁酸>3 mmol/L確診酮癥酸中毒,較尿酮更早反映代謝變化。
- 血氣分析:評估酸中毒程度(pH<7.3,HCO3?<15 mmol/L)。
- 采樣時間:晨尿濃度較高,但隨機尿亦可接受。
- 干擾因素:避免維生素C攝入、尿液污染或暴露時間過長。
- 動態監測:治療過程中尿酮可能短暫升高(β-羥丁酸轉化為乙酰乙酸),需結合臨床表現判斷。
上一篇:帶過電流保護的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檢測下一篇:坩堝膨脹序數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
21
31
30
27
45
39
33
50
51
50
68
49
50
41
51
48
49
64
4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