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見雜質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流程解析
一、檢測對象
- 醫藥行業:注射液、口服液、片劑、膠囊等制劑中的可見異物(如玻璃屑、纖維、金屬顆粒)。
- 食品飲料:液態食品(牛奶、果汁)、固態食品(谷物、糖果)中的毛發、蟲體、塑料碎片等。
- 工業材料:塑料顆粒、金屬鑄件、玻璃制品中的氣泡、裂紋、雜質嵌入。
- 電子產品:半導體晶圓、電路板表面的劃痕、粉塵或焊渣。
二、核心檢測項目內容
-
- 無機雜質:金屬碎屑、玻璃渣、砂石、灰塵等。
- 有機雜質:毛發、昆蟲殘肢、植物纖維、微生物團塊。
- 工藝殘留物:潤滑油、脫模劑、焊接飛濺物。
-
- 尺寸與數量:測量雜質長度/直徑(如藥典規定≥50μm的顆粒需記錄)。
- 形狀與顏色:區分尖銳顆粒(風險高)與圓鈍顆粒;顏色異常可能暗示污染源。
- 分布位置:表面附著、內部包裹或懸浮于液體中(如注射液需透射光檢測)。
-
- 瓶裝產品的密封性(裂紋、缺口)、標簽污染或印刷缺陷。
三、檢測方法與工具
-
- 環境要求:在均勻光照(通常≥1000 Lux)下,黑色/白色背景對比觀察。
- 操作規范:檢測員視線與產品呈15~20°角,緩慢旋轉或搖晃樣品(液體類)。
- 示例:注射液在燈檢箱中通過透射光檢測懸浮顆粒。
-
- 工具:3~10倍放大鏡、體視顯微鏡(用于微小異物確認)。
- 適用場景:電子元件表面微米級劃痕、藥品粉末中的結晶雜質。
-
- 使用標準樣品或缺陷圖譜(如ISO 2859抽樣標準)進行比對判定。
四、判定標準依據
行業 | 標準示例 | 關鍵要求 |
---|---|---|
藥品 | 《中國藥典》四部(通則0904) | 注射液不得檢出可見異物,顆粒≥50μm需記錄 |
食品 | GB 14881-2013(生產衛生規范) | 每千克食品中肉眼可見雜質不得超過2個 |
塑料制品 | ASTM D2561(透明塑料缺陷分級) | 根據雜質尺寸和位置劃分AQL(可接受質量水平) |
五、關鍵注意事項
-
- 檢測員需通過視力測試(矯正視力≥1.0),每年接受色盲/色弱篩查。
- 定期培訓識別典型缺陷案例(如區分氣泡與玻璃屑)。
-
- 防塵車間(ISO 8級以上),避免外部污染干擾。
- 使用無影LED光源箱(色溫5500K±10%)確保一致性。
-
- 記錄雜質位置、尺寸、形態,并拍照存檔。
- 統計分析高頻缺陷類型,追溯生產環節(如灌裝設備磨損導致金屬脫落)。
六、行業應用案例
-
- 注射液瓶高速旋轉后靜置,通過自動燈檢機剔除含異物產品;
- 人工復檢可疑樣本,確認后報廢批次并溯源灌裝生產線。
-
- X光機檢測封裝后產品,結合金屬探測儀攔截含金屬雜質包裝。
- 原料清洗工序安裝濾網(孔徑≤1mm)攔截大顆粒雜質。
結語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7
17
20
29
28
26
20
23
21
20
20
24
21
17
17
21
18
23
2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