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西那林(異丙喘寧)檢測項目詳解
一、質量控制檢測(原料藥與制劑)
-
- 方法:高效液相色譜(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
- 目的:測定奧西那林原料藥或制劑中的主成分含量,確保符合藥典標準(如《中國藥典》或USP)。
-
- 檢測對象:合成副產物(如未反應中間體)、降解產物(氧化或水解產物)。
- 方法:HPLC-質譜聯用(LC-MS)、薄層色譜(TLC)。
- 限度:需符合ICH Q3A/B標準(如單個雜質≤0.1%,總雜質≤0.5%)。
-
- 適用劑型:片劑、膠囊等口服制劑。
- 條件:模擬胃腸道環境(不同pH介質),評估藥物釋放速率與一致性。
-
- 項目:熔點、溶解度、晶型(X射線衍射)、粒度分布(影響吸入劑生物利用度)。
-
- 加速試驗:高溫(40°C±2°C)、高濕(RH 75%±5%)條件下儲存,定期檢測含量及雜質變化。
- 長期試驗:模擬實際儲存條件,確定有效期。
二、生物樣本檢測(臨床與毒理)
-
- 適用場景:個體化給藥、疑似中毒或療效不足病例。
- 方法:LC-MS/MS(高靈敏度,檢測限可達ng/mL級)。
- 治療窗:參考范圍需結合臨床反應,通常關注峰濃度與谷濃度。
-
- 主要代謝途徑:肝臟代謝(如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
- 檢測意義:評估藥物清除率、潛在活性/毒性代謝物(如3-氧代奧西那林)。
-
- 用途:法醫毒理學(如運動員興奮劑檢測)、濫用監測。
- 快速檢測:免疫分析法(ELISA),但需LC-MS/MS確認。
三、安全性相關檢測
-
- 靶點:β?腎上腺素受體基因(ADRB2)突變(如Arg16Gly),預測療效差異或副作用風險。
-
- 潛在相互作用藥物:
- 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拮抗奧西那林作用。
- 利尿劑(如呋塞米):低血鉀風險增加。
- 檢測方法:體外肝微粒體試驗、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
- 潛在相互作用藥物:
-
- 急性毒性:LD??測定(動物實驗)。
- 心臟毒性:體外hERG通道抑制試驗(評估致心律失常風險)。
- 長期安全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研究(需符合GLP規范)。
四、吸入劑型專項檢測
-
- 儀器:級聯撞擊器(如Anderson Cascade Impactor)。
- 意義:評估吸入劑(氣霧劑、干粉)的肺部沉積效率。
-
- 標準:注射劑需無菌(《中國藥典》無菌檢查法),吸入劑微生物限度≤100 CFU/g。
五、監管與標準參考
- 藥典標準:各國藥典(如ChP、USP、EP)對奧西那林的性狀、鑒別、含量測定及雜質限度有詳細規定。
- 法規要求:GMP生產過程中需完成批次放行檢測,包括上述所有質量控制項目。
總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