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羥孕酮乙酸酯(醋酸甲羥孕酮)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項目概述
- 含量測定:主成分定量分析
- 有關物質分析:雜質鑒定與限度控制
- 殘留溶劑檢測:有機溶劑殘留量測定
- 理化性質檢查:熔點、溶解度、比旋度等
- 微生物限度檢查:細菌與真菌污染檢測
- 穩定性測試:光照、濕度、溫度對藥物穩定性的影響
二、詳細檢測方法與技術
1. 含量測定(主成分分析)
- 色譜條件:
- 色譜柱:C18反相柱(250 mm × 4.6 mm, 5 μm)
- 流動相:乙腈-水(60:40,v/v)
- 流速:1.0 mL/min
- 檢測波長:254 nm
- 柱溫:30°C
- 進樣量:20 μL
- 步驟:
- 精密稱取樣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適宜濃度。
- 進樣分析,通過峰面積外標法計算含量。
- 依據標準:中國藥典(ChP)、美國藥典(USP)
2. 有關物質分析
- 色譜條件:
- 梯度程序:乙腈比例從40%升至70%(15分鐘內)
- 檢測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或質譜(MS)
- 關鍵點:
- 鑒別降解產物(如氧化、水解雜質)。
- 雜質總量需符合藥典規定(通常≤1.0%)。
3. 殘留溶劑檢測
- 色譜條件:
- 色譜柱:DB-624或等效毛細管柱
- 載氣:氮氣,流速2.0 mL/min
- 檢測器:FID或MS
- 溫度程序:初始40°C保持5分鐘,以10°C/min升至240°C
- 目標溶劑:甲醇、乙醇、丙酮等(依據ICH Q3C分類控制)。
4. 理化性質檢查
- 熔點測定:毛細管法,標準值207–213°C(ChP)。
- 比旋度:旋光儀測定,范圍+53°至+59°(20°C,甲醇溶液)。
5. 微生物限度檢查
- 需氧菌總數: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基(TSA),30–35°C培養3–5天。
- 霉菌和酵母菌: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SDA),20–25°C培養5–7天。
- 致病菌檢查: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PCR或培養法檢測。
6. 穩定性測試
- 加速試驗:40°C/75%RH條件下儲存6個月,定期檢測含量及雜質變化。
- 長期試驗:25°C/60%RH條件下持續監測,評估有效期。
三、結構確證與高級分析
- 核磁共振(NMR):確認分子結構中酯基、甲基等官能團。
- 質譜(MS):ESI源正離子模式,驗證分子量(MPA: C24H34O4,分子量386.53)。
- 紅外光譜(IR):特征峰分析(如酯基C=O伸縮振動約1730 cm?¹)。
四、注意事項與質量控制
- 系統適用性測試:HPLC分析前需確認理論塔板數≥2000,拖尾因子≤2.0。
- 方法驗證:包括線性、精密度(RSD<2%)、回收率(98–102%)。
- 樣品前處理:避免光照及高溫導致的降解。
五、參考文獻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 USP-NF 43
- ICH Q3C(R8):殘留溶劑指導原則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