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污染檢測
-
- 項目: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腸桿菌O157:H7等。
- 風險點:原料污染或加工環節衛生不達標導致致病菌殘留。
- 方法:GB 4789系列標準(如PCR、酶聯免疫法)。
-
- 項目:菌落總數、霉菌與酵母菌、大腸菌群。
- 意義:反映生產環境衛生狀況及保質期內的腐敗風險。
二、化學污染物檢測
-
- 項目: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
- 來源:小麥、大米原料種植中違規用藥。
- 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 項目:鉛、鎘、砷、汞;黃曲霉毒素B1(原料霉變風險)。
- 標準: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 項目:硼砂(增韌)、甲醛次硫酸氫鈉(漂白)、過氧化苯甲酰(增白)。
- 危害:長期攝入可致肝腎損傷或致癌。
三、物理性危害檢測
-
- 項目:金屬碎片、玻璃渣、塑料顆粒等。
- 技術:X射線檢測機、金屬探測器。
-
- 項目:設備潤滑劑、清潔劑殘留。
四、食品添加劑合規性
- 防腐劑:脫氫乙酸鈉、山梨酸鉀(限用于濕米粉)。
- 酸度調節劑:碳酸鈉、磷酸鹽(影響口感與保質期)。
- 檢測依據: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五、營養與標簽真實性
- 營養成分:水分含量(影響保質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 過敏原標識:麩質(小麥制品)、大豆蛋白等。
- 打假重點:虛標“零添加”“有機認證”等誤導性宣傳。
六、關鍵控制點(CCP)建議
- 原料驗收:加強大米、小麥的農殘和毒素抽檢。
- 生產環境:定期監控車間空氣潔凈度及設備衛生。
- 成品抽檢:重點針對流通環節的微生物復檢。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