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破壞率檢測:關鍵檢測項目與技術解析
一、細胞膜完整性檢測
-
- 原理:臺盼藍為水溶性染料,不能穿透完整細胞膜,但可進入膜破損細胞并染色。
- 操作:將細胞懸液與臺盼藍混合,顯微鏡下計數未染色(活細胞)與染色(死細胞)的比例。
- 應用:快速評估細胞存活率,常用于細胞培養傳代前的質量控制。
- 優缺點:成本低、操作簡單,但靈敏度較低,無法區分早期凋亡與壞死。
-
- 原理:PI為核酸染料,不能穿透活細胞膜,但可進入膜破損細胞,與DNA結合后發出紅色熒光。
- 操作:將細胞與PI孵育,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熒光信號,區分活細胞(PI陰性)與死細胞(PI陽性)。
- 應用:高通量檢測細胞死亡率,適用于大規模藥物篩選或毒性實驗。
- 優缺點:靈敏度高,可定量分析,但需專業設備支持。
-
- 原理:LDH是胞漿內酶,細胞膜破損后釋放至培養基,通過檢測LDH活性推斷細胞破壞率。
- 操作:收集細胞上清液,加入底物(如NAD+、乳酸),通過比色法或熒光法測定LDH催化反應產物(如NADH)。
- 應用:非侵入性檢測,適合動態監測細胞損傷(如長時間藥物處理實驗)。
- 優缺點:無需處理細胞,但可能受血清中LDH干擾,需設置無細胞對照。
二、細胞代謝活性檢測
-
- 原理:活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可將MTT(四甲基偶氮唑鹽)還原為紫色甲瓚結晶,溶解后測定吸光度。
- 操作:加入MTT孵育,溶解結晶后使用酶標儀檢測OD570nm。
- 應用:評估藥物或環境因素對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
- 局限性:依賴線粒體功能,不適用于線粒體受損但膜完整的早期凋亡細胞。
-
- 原理:Calcein-AM為脂溶性非熒光物質,可穿透活細胞膜,被胞內酯酶水解為綠色熒光產物Calcein,滯留于活細胞內。
- 操作:染色后通過熒光顯微鏡或流式細胞儀檢測熒光強度。
- 優勢:可實時監測活細胞動態變化,兼容活細胞成像。
三、細胞內容物泄漏檢測
-
- 原理:活細胞通過ATP酶維持胞內ATP濃度,死細胞ATP迅速降解。使用熒光素酶系統檢測培養基中ATP水平。
- 操作:加入熒光素酶底物,通過化學發光值反映ATP含量。
- 適用場景:快速檢測細胞死亡率(如工業發酵罐中的細胞狀態監控)。
-
- 原理:凋亡細胞DNA斷裂成180-200bp片段,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DNA Ladder)或TUNEL法(末端標記)檢測。
- 意義:區分凋亡與壞死,適用于機制研究(如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死亡途徑)。
四、齊全檢測技術
-
- 結合多通道熒光標記(如Hoechst核染色、Annexin V/PI雙染),自動分析細胞膜完整性、凋亡標志物及形態學變化。
- 優勢:單細胞水平多參數分析,適用于復雜模型(如3D類器官)。
-
- 利用微流控裝置模擬體內微環境,實時監測細胞受力或毒性暴露后的膜完整性變化。
- 應用:動態研究機械應力(如血流剪切力)對細胞的損傷。
五、實驗設計要點
- 對照設置:包括陽性對照(完全裂解細胞)和陰性對照(未處理活細胞),確保檢測系統有效性。
- 時間窗口選擇:根據細胞死亡動力學(如凋亡在數小時內發生,壞死較慢)確定檢測時間點。
- 多方法聯用:結合膜完整性(PI染色)與代謝活性(MTT)檢測,提高結果可靠性。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