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項目概述
-
- 評估受試物直接接觸眼組織(角膜、結膜、虹膜)后的急性刺激性或腐蝕性。
- 預測人體暴露后可能引發的眼部炎癥、紅腫、潰瘍等不良反應。
-
- 化學品:工業原料、農藥、溶劑等。
- 日化用品:洗發水、染發劑、護膚品等。
- 醫療器械:接觸眼部的液體或材料(如隱形眼鏡護理液)。
- 藥品:滴眼液、眼膏等局部用藥的輔料或活性成分。
-
- OECD TG 405(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化學品測試指南)。
- ISO 10993-10(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0部分:刺激與皮膚致敏試驗)。
- 中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21年版)中的急性眼刺激/腐蝕性試驗方法。
二、主要檢測項目與方法
1. 體內試驗(傳統動物試驗)
- 原理:將受試物滴入實驗動物(通常為家兔)結膜囊,觀察72小時至21天的眼部反應。
- 檢測指標:
- 角膜損傷:渾濁度、潰瘍面積。
- 結膜炎癥:充血、水腫、分泌物。
- 虹膜反應:充血、腫脹、瞳孔反射異常。
- 評分標準:按Draize評分系統(0~110分)量化損傷程度(表1)。
- 減少動物用量:采用階梯式測試策略,優先通過體外篩選減少動物實驗。
2. 體外替代試驗(替代動物試驗)
- 重建角膜模型試驗(如EpiOcular™、SkinEthic™):
- 使用人工培養的角膜上皮細胞評估細胞毒性(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
- 雞胚絨毛尿囊膜試驗(HET-CAM):
- 觀察受試物對血管的刺激反應(出血、凝血、血管溶解)。
- 細胞毒性試驗(如中性紅攝取法):
- 通過細胞膜通透性變化評估刺激性。
- 離體動物眼球試驗:
- 使用屠宰場來源的牛、豬眼球進行短期暴露測試。
三、試驗流程與關鍵步驟
-
- 液體直接測試,固體需溶解或研磨成細粉(粒徑≤100μm),pH值需調整至接近眼表生理環境(pH 6.5~8.5)。
-
- 劑量選擇:單次給予0.1mL液體或100mg固體。
- 觀察時間點:1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及恢復期(7~21天)。
- 對照設置:陰性對照(生理鹽水)、陽性對照(1%十二烷基硫酸鈉)。
-
- 重建角膜模型:暴露時間通常為1小時,檢測細胞活性(IC50值)。
- HET-CAM試驗:評分標準基于血管損傷程度(0~21分)。
四、結果判定與分類
-
- 無刺激性:Draize總分≤1(72小時)。
- 輕刺激性:總分2~15。
- 中刺激性:總分16~25。
- 強刺激性/腐蝕性:總分≥25或不可逆損傷(如角膜穿孔)。
-
- 重建角膜模型:細胞存活率≥50%判定為無刺激性。
- HET-CAM試驗:評分≥10分提示強刺激風險。
五、應用與報告輸出
-
- 受試物信息(理化性質、濃度)、試驗方法、觀察數據、評分結果及。
- 對產品標簽的警示建議(如“避免接觸眼睛”)。
-
- 化妝品備案:中國《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要求提供眼刺激數據。
- 化學品注冊(如REACH法規):歐盟要求對噸位≥1噸/年的物質進行眼刺激評估。
六、檢測技術的新趨勢
- 器官芯片技術:模擬人眼角膜微生理環境,結合流體剪切力與細胞共培養。
- 計算機預測模型(QSAR):基于化合物結構預測刺激性,減少實驗依賴。
七、試驗的局限性
- 種屬差異:兔眼與人眼在淚液分泌、角膜厚度等方面存在差異。
- 體外模型局限性:無法完全模擬神經炎癥或免疫反應。
結語
上一篇:澄清度檢測下一篇: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9
19
16
19
19
18
19
17
15
18
25
22
17
24
20
26
24
26
28
2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