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集成電路CMOS電路檢測項目詳解
引言
一、設計驗證階段的檢測
- 設計規則檢查(DRC)
- 檢測內容:確保版圖符合制造工藝的物理規則(如最小線寬、間距、接觸孔尺寸)。
- 工具:Cadence Calibre、Synopsys IC Validator。
- 電路與版圖一致性檢查(LVS)
- 驗證版圖與電路原理圖邏輯的一致性,避免短路或斷路。
- 寄生參數提取與仿真
- 提取版圖中的寄生電阻、電容,通過SPICE仿真預測電路性能(如時序、功耗)。
二、工藝制造中的關鍵檢測
- 薄膜厚度與均勻性檢測
- 使用橢偏儀(Ellipsometer)測量氧化物/氮化物薄膜厚度。
- 要求偏差<±2%。
- 光刻線寬與套刻精度測量
-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檢測關鍵層(如柵極)的線寬是否符合設計。
- 套刻誤差需控制在納米級。
- 摻雜濃度與結深分析
- 采用二次離子質譜(SIMS)或四探針法測量摻雜分布。
三、電性能測試
- 直流參數測試(DC Test)
- 靜態電流(IDDQ):檢測電路在靜態下的漏電流,排查短路或柵氧缺陷。
- 閾值電壓(Vth):測量NMOS/PMOS的閾值電壓,偏差過大可能導致時序失效。
- 導通電阻(Ron):評估晶體管驅動能力。
- 交流參數測試(AC Test)
- 傳輸延遲(Propagation Delay):輸入信號到輸出響應的延遲時間。
- 建立/保持時間(Setup/Hold Time):針對時序電路(如觸發器)的時序容限。
- 功能測試(Functional Test)
- 使用ATE(自動測試設備)驗證電路邏輯功能,覆蓋率需達99%以上。
四、可靠性測試
- 高溫壽命測試(HTOL)
- 在125°C高溫下加壓運行1000小時,統計失效率(FIT)。
- 靜電放電測試(ESD)
- 依據JEDEC標準(如HBM、MM、CDM模型)測試抗靜電能力,要求HBM≥2000V。
- 電遷移(EM)測試
- 大電流密度下檢測金屬連線的抗電遷移能力,防止斷路。
- 溫度循環(TC)測試
- -55°C至150°C循環沖擊,驗證材料熱膨脹系數匹配性。
五、失效分析與缺陷定位
- 光學顯微與紅外熱成像
- 定位熱點或異常發熱區域。
- 聚焦離子束(FIB)與掃描探針顯微鏡(SPM)
- 對缺陷部位進行納米級切割或表面形貌分析。
- 電子束探傷(E-Beam Testing)
- 非接觸式檢測內部節點的電壓波形。
六、典型案例分析
- 案例1:某28nm CMOS芯片在HTOL測試中出現高漏電。
- 原因:柵氧層存在針孔缺陷。
- 解決方案:優化氧化工藝中的潔凈度控制。
- 案例2:封裝后功能失效。
- 定位:通過X射線檢測發現鍵合線斷裂。
上一篇:半導體集成電路TTL電路檢測下一篇:枸溶性磷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6
13
16
18
15
13
15
20
23
21
16
18
15
23
20
23
27
20
3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