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依據與標準
- GB 3836.1-2021《爆炸性環境 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
- GB 3836.4-2021《爆炸性環境 第4部分:本質安全型“i”》
- MT/T 1132-2011《礦用本質安全自動電話機》
- IP防護等級標準(如IP54以上防塵防水要求)。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防爆性能檢測
- 檢測內容:驗證設備在易燃易爆環境中能否避免引燃爆炸性氣體。
- 關鍵項目:
- 火花試驗:模擬電路短路或斷路時是否產生危險火花。
- 溫度測試:設備表面及內部元件在滿負荷下的最高溫度需低于爆炸性氣體的燃點。
- 結構檢查:外殼材質、密封性是否符合防爆要求(如隔爆型或本安型結構)。
- 標準要求:通過GB 3836.4認證,取得Ex ib I Mb或同級防爆標志。
2. 電氣安全檢測
- 絕緣電阻測試:使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源線路與外殼間絕緣電阻,要求≥10MΩ。
- 耐壓測試:施加1000V交流電壓1分鐘,無擊穿或飛弧現象。
- 接地連續性:接地端子與外殼的電阻≤0.1Ω,確保漏電時及時導入大地。
3. 環境適應性測試
- 高低溫試驗:在-20℃~+60℃下運行,驗證通話質量與功能穩定性。
- 濕熱試驗:濕度90%~95%、溫度40℃環境下48小時,檢查元件是否腐蝕或短路。
- 振動與沖擊測試:模擬井下機械振動(頻率10Hz~150Hz)與碰撞(加速度50m/s²),確保結構無松動、功能正常。
- IP防護等級驗證:防塵(≥IP5X)與防水(≥IPX4)性能測試。
4. 通信功能與可靠性測試
- 通話質量:音頻失真率≤5%,信噪比≥30dB,確保語音清晰。
- 傳輸距離測試:在最大設計距離(如5km)內驗證信號衰減是否超標。
- 抗干擾能力: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如變頻器、電機附近)測試通信穩定性。
- 故障自診斷功能:檢測設備能否自動上報短路、斷路等故障。
5. 結構與材料檢測
- 外殼強度:鋁合金或工程塑料材質需通過沖擊試驗(如7J能量沖擊無破裂)。
- 電纜與接口:本安電路與非本安電路隔離設計,接線端子需采用防松脫結構。
- 標識與認證:核對設備上的Ex標志、MA(礦用安全標志)及出廠編號是否齊全。
三、常見問題及解決建議
-
- 現象:外殼密封圈老化或隔爆接合面銹蝕。
- 解決:更換密封件,打磨接合面并涂抹防銹油脂。
-
- 現象:潮濕環境下絕緣電阻下降。
- 解決:清潔電路板并進行烘干處理,必要時更換受潮元件。
-
- 現象:雜音大或斷續。
- 解決:檢查線路阻抗匹配,優化接地設計或更換抗干擾電纜。
四、結語
- 外觀與結構初檢 → 2. 防爆性能測試 → 3. 電氣安全試驗 → 4. 環境適應性測試 → 5. 通信功能驗證 → 6. 出具檢測報告。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
21
24
25
20
34
23
24
23
24
26
22
26
25
23
25
20
21
22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