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級低黏羧甲基纖維素(CMC-LVT)檢測項目及方法
一、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理化性質檢測
-
- 方法:目視觀察粉末顏色(白色至微黃色),取1%水溶液觀察透明度及是否結塊。
- 標準:應完全溶解于水,溶液透明無沉淀。
-
- 方法:采用烘箱法(105℃恒重)或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
- 標準:一般要求≤10%(技術級)。
2. 黏度特性
- 溶液黏度(關鍵指標)
- 儀器:旋轉黏度計(如Brookfield黏度計)。
- 條件:配制1-2%水溶液,25℃下測定。
- 范圍:低黏度型通常為10-100 mPa·s(不同濃度對應不同標準)。
3. 取代度(DS)
- 定義:每葡萄糖單元上羧甲基的取代數量,直接影響溶解性和穩定性。
- 檢測方法:
- 灰化法:樣品灰化后測定鈉離子含量,計算DS。
- 酸堿滴定法:通過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樣品,用標準酸液滴定。
- 標準:技術級DS通常為0.4-0.8。
4. 純度與雜質控制
- 氯化物(NaCl)含量
- 方法:硝酸銀滴定法或離子色譜法。
- 標準:≤5.0%(部分工業用途可放寬)。
- 重金屬(Pb、As等)
- 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ICP-MS。
- 標準:Pb≤10 ppm,As≤3 ppm(參考GB 1886.232-2016)。
5. 功能性測試
- pH值
- 方法:10%水溶液用pH計測定。
- 范圍:6.5-8.5(中性至弱堿性)。
- 凝膠溫度(耐溫性)
- 方法:加熱溶液至出現渾濁或黏度突變點。
- 意義:反映CMC在高溫下的穩定性。
6. 微生物指標
- 菌落總數、霉菌及酵母菌
- 方法:平板計數法(GB 4789.2)。
- 標準:菌落總數≤1000 CFU/g(根據應用場景調整)。
三、檢測流程示例
- 樣品制備:取代表性樣品,避潮環境下研磨均勻。
- 溶液配制:按標準濃度溶解于去離子水,靜置消泡。
- 分項檢測:按黏度→取代度→雜質→微生物順序測試。
- 數據比對:對照行業標準(如ISO 9001、GB/T 5005)或企業內控標準。
四、質量控制意義
- 黏度與取代度:直接影響CMC-LVT的增稠、懸浮及成膜性能。
- 雜質控制:過高氯化物會降低溶液穩定性,重金屬超標危害環境及人體。
- 批次一致性:確保工業應用(如陶瓷釉料)中工藝參數穩定。
五、
- GB 1886.23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ISO 9001:2015 質量管理體系
- 《工業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檢測技術手冊》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技術級高黏羧甲基纖維素(CMC-HVT)檢測下一篇:絕緣穿刺線夾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6
14
19
12
19
17
17
18
22
16
17
18
17
19
22
22
17
17
1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