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載波通信與控制裝置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一、基本性能檢測
-
- 工作電壓與電流:驗證額定電壓(如12V/24V/127V)下的功耗是否超標。
- 載波頻率范圍:測試頻率范圍(如10kHz~500kHz)是否符合設計,確保信號無偏移。
- 調制方式與傳輸速率:檢驗FSK、PSK等調制方式的穩定性及傳輸速率(如1200bps~9600bps)達標性。
-
- 信噪比(SNR):評估信號清晰度,通常要求≥20dB。
- 諧波失真度:測量總諧波失真(THD)是否低于5%。
二、環境適應性檢測
-
- 高溫試驗:在+60℃環境下持續運行8小時,檢測功能是否正常。
- 低溫試驗:-20℃條件下啟動并運行4小時,觀察響應延遲或信號衰減。
- 濕熱循環:溫度40℃、濕度95% RH環境中進行48小時測試,檢查電路腐蝕風險。
-
- 振動測試:模擬井下運輸振動(頻率10Hz~150Hz,加速度2g),持續2小時后檢測結構完整性。
- 沖擊測試:半正弦波沖擊(峰值加速度50g,持續時間11ms),驗證抗沖擊能力。
-
- 防塵防水(IP等級):IP54(防塵防濺)或IP65(塵密、防噴水)測試,確保粉塵與水霧無法侵入。
- 防爆性能:依據GB 3836.1-2010,測試隔爆外殼強度及內部火花點燃風險。
三、安全性能檢測
-
- 絕緣電阻: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阻值≥100MΩ(常態)、≥10MΩ(濕熱后)。
- 耐壓強度:輸入/輸出端與外殼間施加AC 2000V電壓(1分鐘),無擊穿或閃絡。
-
- 過載與短路保護:模擬1.5倍額定電流,檢測保護動作時間(≤0.1秒)。
- 接地連續性:接地電阻≤0.1Ω,防止漏電風險。
四、通信性能檢測
-
- 有效傳輸距離:在模擬電纜(如MHYV 1×4)上測試最大距離(通常≥2km),誤碼率≤10??。
- 多節點通信:接入30個以上終端,測試沖突避免機制與通信穩定性。
-
- 同頻干擾:注入同頻噪聲(比信號高10dB),檢驗誤碼率變化。
- 變頻干擾:掃頻測試500kHz內其他頻段干擾下的信號穩定性。
五、控制功能檢測
-
- 開關量響應:輸入無源觸點信號(如瓦斯超限),檢測輸出繼電器動作時間(≤50ms)。
- 模擬量精度:采集4~20mA傳感器信號,誤差≤±1% F.S.。
-
- 斷線監測:模擬傳感器斷線,檢查報警響應時間(≤2秒)。
- 自恢復功能:人為制造通信中斷,驗證自動重連機制。
六、電磁兼容性(EMC)檢測
-
- 輻射發射:30MHz~1GHz頻段內,場強≤30dBμV/m(準峰值)。
- 傳導發射:電源端騷擾電壓≤66dBμV(150kHz~30MHz)。
-
- 靜電放電:接觸放電±8kV,空氣放電±15kV,測試后功能無異常。
- 浪涌抗擾度:電源端口±2kV浪涌沖擊,信號端口±1kV,設備不損壞。
七、綜合測試與現場驗證
-
- 滿負荷條件下監測溫升、通信丟包率(≤0.1%)及控制指令響應一致性。
-
- 在模擬巷道中布置多臺設備,測試復雜工況下的系統聯動(如斷電閉鎖、語音廣播優先權)。
檢測流程優化建議
- 智能診斷工具:采用自動化測試平臺(如LabVIEW系統)快速篩查參數異常。
- 數據對比分析:將實測數據與歷史記錄比對,識別潛在性能退化趨勢。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
27
29
26
27
25
22
25
23
26
27
23
27
26
25
27
31
30
34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