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項目及意義
-
- 定義:檢測樣品中肽類物質(zhì)的總量,包括單肽、寡肽及多肽。
- 意義:反映產(chǎn)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質(zhì)量控制的核心指標。
- 方法:
- 雙縮脲法:基于肽鍵與堿性銅試劑的顯色反應(yīng),適用于總肽快速篩查。
- 凱氏定氮法:通過測定氮含量推算肽含量,需排除游離氨基酸干擾。
- HPLC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后定量,準確性高但需標品對照。
-
- 定義:針對目標功能肽(如膠原肽、谷胱甘肽等)的精準定量。
- 意義:驗證產(chǎn)品功效成分是否符合宣稱值。
- 方法:
- LC-MS/MS:液質(zhì)聯(lián)用技術(shù),通過分子量及碎片離子鑒定特異性肽段。
- ELISA法:基于抗原-抗體反應(yīng),靈敏度高但需專用試劑盒。
-
- 定義:測定肽的分子量范圍(如<1kDa小分子肽、1-10kDa寡肽等)。
- 意義:分子量直接影響吸收率與生物活性,需與產(chǎn)品功能匹配。
- 方法:
- 凝膠滲透色譜(GPC):通過分子篩效應(yīng)分離不同分子量肽段。
- MALDI-TOF: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用于精確分子量測定。
-
- 定義:檢測肽水解后釋放的氨基酸種類及比例。
- 意義:驗證肽的原料來源及工藝穩(wěn)定性。
- 方法:
- 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水解樣品后通過離子交換色譜定量分析。
-
- 定義:測定肽類物質(zhì)占總固形物的比例,并檢測雜質(zhì)(如鹽分、重金屬)。
- 意義:確保產(chǎn)品安全性及合規(guī)性。
- 方法:
- 灰分測定:高溫灼燒后殘余無機物含量。
- 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檢測重金屬(鉛、砷等)。
-
- 定義:通過烘干法測定樣品含水量,用于校正干基含量。
- 方法:
- 烘箱干燥法:105℃恒重至質(zhì)量恒定,計算水分占比。
二、檢測流程標準化
-
- 干燥研磨:樣品需經(jīng)冷凍干燥或低溫烘干后粉碎過篩(建議80目以上)。
- 脫脂處理:脂肪含量高時需用正己烷等溶劑脫脂,避免干擾。
-
- 溫度與濕度:實驗環(huán)境需恒定(溫度25±2℃,濕度≤60%)。
- 標準曲線校準:每次檢測前需用標準肽(如胰蛋白酶抑制劑)繪制曲線。
-
- 干基校正公式: 肽含量(干基)=實測肽含量1−水分含量×100%肽含量(干基)=1−水分含量實測肽含量?×100%
三、質(zhì)量控制要點
-
- 平行樣檢測相對標準偏差(RSD)應(yīng)≤5%。
- 加標回收率控制在90%-110%。
-
- 多糖、脂類可能干擾顯色反應(yīng),需通過離心或膜過濾預(yù)處理。
- 游離氨基酸需通過超濾或透析法分離后再檢測肽含量。
-
- 新方法需驗證線性范圍、檢測限(LOD)、定量限(LOQ)及精密度。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 原因:雜質(zhì)干擾或標準品選擇不當。
- 對策:增加空白對照,優(yōu)化樣品純化步驟。
-
- 原因:酶解工藝不穩(wěn)定或存儲條件不當導(dǎo)致肽段降解。
- 對策:控制酶解時間、溫度,避免反復(fù)凍融。
-
- 原因:干燥不徹底或吸濕導(dǎo)致水分測定不準。
- 對策:采用真空干燥法,快速轉(zhuǎn)移樣品至干燥器冷卻。
五、行業(yè)應(yīng)用案例
- 膠原蛋白肽飲料:檢測總肽含量(≥80%干基)、分子量(<2000Da占比≥90%)及羥脯氨酸含量。
- 抗癌肽注射液:需進行特定序列肽段定量(LC-MS/MS)及內(nèi)毒素檢測。
結(jié)語
上一篇:氟吡甲禾靈和高效氟吡甲禾靈檢測下一篇:磺胺噁唑/磺胺鯻唑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6
14
17
24
14
20
24
20
22
19
19
26
19
18
19
24
22
18
19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