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工程細骨料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
一、核心檢測項目及技術標準
1. 顆粒級配分析
- 目的:優化混凝土密實性,減少孔隙率。
- 方法:篩分法(方孔篩0.15-4.75mm)。
- 標準:細度模數(FM)控制在2.3~3.0(中砂);天然砂Ⅰ類級配區優先選用。
2. 含泥量與泥塊含量
- 重要性:泥質降低水泥粘結力,引發收縮裂縫。
- 限值(C30以上混凝土):
- 含泥量≤3.0%(天然砂)、≤1.0%(機制砂);
- 泥塊含量≤1.0%、0.5%。
3. 氯離子含量
- 高風險因素:海水環境下加速鋼筋銹蝕。
- 檢測方法:硝酸銀滴定法或電位滴定法。
- 標準:≤0.03%(鋼筋混凝土)、≤0.06%(素混凝土)。
4. 有害物質檢測
- 項目:云母、輕物質(密度<2.0g/cm³)、有機物、硫化物。
- 限值:
- 云母≤2.0%;硫化物(按SO?計)≤0.5%;
- 輕物質≤1.0%;有機物顏色淺于標準溶液。
5. 堅固性試驗
- 模擬環境:硫酸鈉溶液浸泡5次循環,測試質量損失。
- 指標:質量損失率≤8%(Ⅰ類砂)、≤10%(Ⅱ類)。
6. 堿-骨料反應活性
- 必要性:預防堿-硅酸反應導致的混凝土膨脹開裂。
- 方法:巖相法判定礦物組成;快速砂漿棒法測膨脹率(14天≤0.1%)。
二、物理特性檢測
1. 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
- 意義:影響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 要求:表觀密度≥2500kg/m³,堆積密度≥1400kg/m³。
2. 含水率與吸水率
- 控制要點:實時含水率用于校正混凝土用水量;吸水率≤3%(機制砂需重點關注)。
三、特殊環境附加檢測
1. 貝殼含量(沿海地區)
- 限值:≤5%(C40以上混凝土)、≤8%(C35以下)。
2. 硫酸鹽侵蝕試驗
- 方法:細骨料浸泡硫酸鈉溶液后測強度損失率。
四、檢測頻率與取樣規范
- 取樣方法:按同產地、同規格每≤600t為一驗收批,取樣部位不少于8點。
- 預處理:四分法縮分至試驗所需量,烘干至恒重(含泥量檢測除外)。
五、
上一篇:干品碎片檢測下一篇:膳食纖維、粗纖維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20
29
28
26
20
23
21
20
20
24
21
17
17
21
18
23
24
30
2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