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用物質檢測的核心項目
1.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 來源:常用作印染助劑中的潤濕劑、分散劑。
- 危害:干擾內分泌系統,具有生物蓄積性,對水生生物毒性高。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或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
- 法規限制:歐盟REACH法規(濃度限值≤0.1%)、Oeko-Tex Standard 100(禁用)。
2. 甲醛(Formaldehyde)
- 來源:樹脂整理劑、固色劑中的交聯劑。
- 危害:致癌(IARC 1類)、致敏。
- 檢測方法:分光光度法(水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譜(HPLC)。
- 法規限制:中國GB 18401-2010(嬰幼兒紡織品≤20 mg/kg)、歐盟Eco-Label(禁用)。
3.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AZO染料)
- 來源:部分偶氮染料在還原條件下分解產生24種致癌芳香胺。
- 危害:部分芳香胺為強致癌物(如聯苯胺)。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結合還原裂解前處理。
- 法規限制:歐盟REACH Annex XVII(禁用)、中國GB 31701-2015(限值≤20 mg/kg)。
4. 重金屬
- 常見物質: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砷(As)等。
- 來源:染料、催化劑或加工污染。
- 危害:神經毒性、致癌性、環境污染。
- 檢測方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原子吸收光譜(AAS)。
- 法規限制:Oeko-Tex Standard 100(如Pb≤0.2 mg/kg,嬰幼兒產品)。
5.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 來源:增塑劑(如DINP、DEHP)。
- 危害:干擾內分泌,影響生殖發育。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法規限制:歐盟REACH Annex XVII(DEHP等6種物質濃度≤0.1%)。
6. 全氟化合物(PFAS)
- 來源:防水防油整理劑(如PFOA、PFOS)。
- 危害: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致癌性。
- 檢測方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
- 法規限制:歐盟POPs法規(PFOA禁用)、美國EPA嚴格管控。
7. 有機錫化合物(Organotin)
- 來源:抗菌劑、防霉劑(如三丁基錫TBT)。
- 危害:免疫毒性、海洋污染。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法規限制:歐盟REACH(TBT禁用)、Oeko-Tex(限值≤1 mg/kg)。
8. 殺蟲劑殘留
- 來源:天然纖維(如棉花)種植過程中使用的農藥。
- 危害:神經毒性、致癌性。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法規限制:Oeko-Tex Standard 100(如DDT禁用)。
9. 其他限用物質
- pH值:紡織品水萃取液pH需符合安全范圍(如4.0-7.5,嬰幼兒產品)。
- 致敏染料:分散染料中部分致敏物質(如分散藍1)需檢測。
- 氯化苯酚:防腐劑(如五氯苯酚PCP)禁用。
二、檢測方法與技術選擇
- 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LC-MS/MS是主流方法,適用于APEO、PFAS、鄰苯二甲酸酯等痕量物質分析。
- 光譜法:AAS、ICP-MS用于重金屬定量。
- 化學分析法:甲醛通過乙酰丙酮顯色法快速篩查。
三、法規與標準體系
- 國際法規:
- 歐盟REACH法規(重點管控SVHC物質)
- 美國CPSIA(兒童產品重金屬限制)
-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Oeko-Tex Standard 100(2023年新增PFAS限制)
- 中國標準:
-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
- 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
四、檢測挑戰與應對策略
- 供應鏈復雜性:染化料來源多樣,需加強供應商審核及原料預檢。
- 痕量物質檢測:低濃度限值(如PFAS檢測限需達ppb級)要求高精度儀器。
- 成本控制:采用快速篩查技術(如ELISA試劑盒)降低檢測成本。
- 法規動態更新:密切關注歐盟CLP法規、美國TSCA等更新。
五、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手部防護用品檢測下一篇:地毯、地毯襯墊、地毯膠黏劑、樂器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9
24
25
32
32
24
21
25
22
24
21
29
30
26
20
28
19
21
21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