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化指標檢測
-
- 檢測意義:反映發酵工藝穩定性,確保酒體符合傳統口感(通常11%-14% vol)。
- 方法:蒸餾法或酒精計法(GB 5009.225)。
-
- 總酸:以乳酸計,控制酒體酸度(國標要求≤4.5g/L),避免過度酸敗。
- 氨基酸態氮:體現發酵產物豐富度,一般≥0.30g/L(GB/T 13662)。
-
- 總糖:區分干型、半干型等類別(如干型≤15.0g/L)。
- pH值:影響風味穩定性,正常范圍3.5-4.5。
-
- 衡量酒體飽滿度,國標要求≥15.0g/L。
二、衛生安全指標
-
- 限值:≤0.4g/L(GB 2758)。原料處理不當可能導致超標,危害健康。
-
- 鉛(Pb):≤0.5mg/kg,原料污染或設備溶出風險。
- 砷(As):≤0.5mg/kg,環境污染或水源問題。
-
- 黃曲霉毒素B?:≤5.0μg/kg,大米儲存不當易滋生毒素。
-
- 氰化物:原料中木薯等含氰苷物質需嚴格監控。
三、食品添加劑檢測
-
- 苯甲酸、山梨酸(不得檢出,傳統工藝禁止添加)。
-
- 糖精鈉、甜蜜素等(禁止添加,部分企業可能違規增甜)。
-
- 焦糖色(允許限量使用,需符合GB 2760)。
四、風味物質與特色指標
-
- 米酒特征性香氣成分,含量過低可能摻假或工藝缺陷。
-
- 潛在致癌物,發酵副產物需控制(建議≤200μg/L)。
-
- 乳酸、乙酸等比例分析,確保傳統發酵風味。
五、微生物檢測
-
- ≤50 CFU/mL(二級黃酒標準),反映生產衛生狀況。
-
- 不得檢出,避免糞便污染風險。
-
- 活菌數檢測,防止二次發酵導致脹瓶。
-
- 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GB 2758規定不得檢出)。
六、其他專項檢測
-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生產設備或包裝遷移風險(DB31/2005上海地標)。
- 農藥殘留:原料大米中六六六、滴滴涕等(GB 2763)。
- 放射性物質:環境本底監控(罕見但必要時檢測)。
檢測依據與注意事項
- 執行標準:GB/T 13662(黃酒)、GB 2758(發酵酒衛生標準)、DB31/ 2005(上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 送檢建議:選擇CMA/ 資質實驗室,關注季節性抽檢重點(如甲醇、甜味劑)。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食品添加劑 椒樣薄荷油檢測下一篇:麥芽酚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12
18
12
17
13
14
14
17
19
17
18
20
22
24
24
21
23
26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