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鈣檢測項目詳解
一、主要檢測項目及意義
-
- 意義:確保有效成分符合添加標準,避免過量或不足。
- 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或絡合滴定法(EDTA標準溶液滴定)。
- 參數:HPLC采用C18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磷酸鹽緩沖液,檢測波長254 nm。
-
- 檢測項:鉛(Pb)、砷(As)、汞(Hg)、鎘(Cd)。
- 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前處理:微波消解或濕法消解,確保樣品完全溶解。
-
- 檢測項:游離乙二胺、氯化物、硫酸鹽等工藝殘留。
- 方法:離子色譜法(IC)或紫外分光光度法。
-
- 水分測定:卡爾·費休法或干燥失重法(105℃恒重)。
- 灼燒殘渣:馬弗爐中800℃灼燒至恒重,殘留物≤0.1%。
- pH值:10%水溶液pH應為6.5~8.0(GB標準)。
-
- 檢測項:需氧菌總數、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生產過程中污染風險)。
- 方法:平板計數法或PCR快速檢測。
二、檢測流程與注意事項
-
- 食品基質(如油脂、乳制品)需采用溶劑萃取或超聲輔助提取,避免干擾。
- 調節pH至堿性環境,提高EDTA穩定性。
-
- 線性范圍:覆蓋標準限值的50%~150%。
- 檢出限(LOD):如重金屬檢測需達0.1 mg/kg以下。
- 精密度:RSD(相對標準偏差)<5%。
-
- 添加掩蔽劑(如氰化鉀)消除共存金屬離子干擾。
- 色譜分析時優化梯度洗脫程序,分離相近保留時間的雜質。
三、判定標準與風險控制
- 合規判定:主成分含量應為標示值的95%~105%,重金屬總量≤10 mg/kg(以Pb計)。
- 風險提示:超標可能導致腎損傷或代謝紊亂,需追溯原料及生產工藝。
四、技術發展趨勢
- 快速檢測:開發試紙法或便攜式光譜儀,實現現場篩查。
- 穩定性研究:分析高溫/光照下的降解產物(如乙二胺),完善相關檢測標準。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食品添加劑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檢測下一篇:鄰氨基苯甲酸甲酯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