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復合材料檢測項目與技術綜述
一、物理性能檢測
-
- 目的:評估材料致密性,孔隙率直接影響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
- 方法:阿基米德排水法(ASTM D792)、氣體置換法(GB/T 3365);孔隙率可通過金相顯微鏡或X射線斷層掃描(CT)分析。
-
- 目的:確定碳纖維與基體的比例,直接影響材料強度與熱導率。
- 方法:酸解法(ASTM D3171)、熱重分析法(TGA)結合樹脂燒蝕。
-
- 方法: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測表面缺陷。
二、力學性能檢測
-
- 拉伸性能:測定拉伸強度、模量(ASTM D3039);
- 壓縮性能:評估抗壓強度(ASTM D6641);
- 彎曲性能:三點/四點彎曲試驗(ASTM D7264);
- 層間剪切強度:短梁剪切法(ASTM D2344)。
-
- 沖擊韌性:擺錘沖擊試驗(ISO 179);
- 疲勞性能:高頻循環載荷下的壽命測試(ASTM D3479)。
-
- 纖維/基體界面強度:通過單絲拔出試驗或微脫粘法量化結合力。
三、熱性能檢測
-
- 方法:熱機械分析儀(TMA)測定材料在高溫下的尺寸穩定性。
-
- 方法:激光閃射法(ASTM E1461)、穩態熱流法(ASTM C177)。
-
- 高溫氧化試驗:在氧化氣氛中加熱至1000℃以上,評估質量損失率(GB/T 3007);
- 電弧風洞測試:模擬超高速氣流下的燒蝕性能(適用于航天器熱防護材料)。
四、化學性能檢測
-
- 方法:X射線熒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
-
- 方法:拉曼光譜(D峰與G峰強度比)、X射線衍射(XRD)分析晶體結構。
-
- 鹽霧試驗(ASTM B117)、酸堿溶液浸泡后強度保留率測定。
五、微觀結構分析
-
- 方法:掃描電鏡(SEM)觀察纖維排布、界面結合;透射電鏡(TEM)分析納米級結構。
-
- 內部裂紋/孔隙:工業CT無損檢測(分辨率達微米級);
- 分層與脫粘:超聲C掃描(ASTM E2580)。
六、功能特性檢測
-
- 方法:四探針法測試電阻率(GB/T 3048.2);熱盤法測定導熱系數。
-
- 標準:ASTM D4935,評估材料在特定頻段的電磁波吸收能力。
七、環境適應性測試
- 濕熱老化:模擬濕熱環境(溫度85℃、濕度85%)下力學性能變化;
- 紫外老化:評估長期光照后的表面性能退化;
- 高低溫循環:驗證材料在極端溫度交替下的可靠性(參照GJB 150.5)。
八、特殊應用針對性檢測
- 航天領域:真空出氣性能(ASTM E595)、原子氧侵蝕試驗;
- 核工業:中子輻照后力學性能變化測定;
- 生物醫療:生物相容性檢測(ISO 10993)。
總結
上一篇: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檢測下一篇:鋼結構焊接接頭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