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原理
- 淀粉水解:在酸性或酶催化條件下,淀粉被水解為葡萄糖等還原糖。
- 酸水解法:鹽酸(HCl)高溫水解,快速但可能破壞部分糖分。
- 酶水解法:α-淀粉酶和糖化酶分步水解,條件溫和,結果更精準。
- 還原糖測定:水解液中的還原糖(如葡萄糖)與斐林試劑(Fehling)或DNS試劑反應,通過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測定含量。
二、檢測步驟
-
- 脫脂:含脂肪樣品需用石油醚脫脂(如谷物、飼料)。
- 去除游離糖:用80%乙醇洗滌樣品,去除可溶性糖干擾。
- 干燥研磨:樣品干燥后粉碎過80目篩,確保均勻性。
-
- 酸水解:稱取樣品→加入HCl(濃度6 mol/L)→沸水浴30分鐘→冷卻中和至pH 6-7。
- 酶水解:樣品糊化后加入α-淀粉酶(95℃)→冷卻后加糖化酶(60℃)→沸水浴滅活。
-
- 滴定法(斐林試劑法)
- 水解液定容后過濾,取濾液與斐林試劑混合。 2 沸水浴中反應,用葡萄糖標準液滴定至藍色消失,記錄用量。
- 分光光度法(DNS法)
- 水解液與DNS試劑煮沸顯色,冷卻后測540nm吸光度。
- 對照葡萄糖標準曲線計算還原糖含量。
- 滴定法(斐林試劑法)
-
- 淀粉含量(%)= 還原糖含量(g)× 0.9 × 稀釋倍數 / 樣品質量(g) ×100 (注:0.9為葡萄糖換算淀粉的系數)
三、關鍵質量控制點
- 樣品代表性:需充分混勻,避免結塊影響水解效率。
- 水解條件控制
- 酸濃度、溫度和時間需嚴格遵循標準(如GB 5009.9-2016)。
- 酶解時應確保酶活性,避免高溫失活。
- 還原糖測定干擾排除
- 加入亞鐵氰化鉀消除樣品中金屬離子干擾。
- 空白試驗扣除背景值。
- 標準曲線校準:每次檢測需重新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線性R²≥0.999)。
四、適用標準與適用范圍
- 國家標準:GB 5009.9-2016(食品中淀粉的測定)。
- 國際方法:AOAC 996.11(酶水解-HPLC法)、ISO 5554(肉制品淀粉檢測)。
- 應用領域:食品(如面包、嬰兒配方奶粉)、飼料、藥品及工業原料的淀粉質量控制。
五、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 | 原因 | 解決方案 |
---|---|---|
檢測值偏低 | 水解不完全 | 延長水解時間或優化酶活性 |
顯色異常(渾濁/沉淀) | 蛋白質未去除 | 預處理時加入蛋白酶或硫酸鋅 |
重復性差 | 樣品不均/滴定終點誤判 | 充分研磨樣品,培訓操作人員 |
六、方法對比與選擇建議
方法 | 優點 | 缺點 | 適用場景 |
---|---|---|---|
酸水解法 | 快速、成本低 | 可能破壞還原糖,精度較低 | 粗測或低精度要求樣品 |
酶水解法 | 準確性高,干擾少 | 耗時較長,試劑成本高 | 食品、藥品標準檢測 |
HPLC法 | 可區分單糖種類 | 設備昂貴,技術要求高 | 科研或高精度分析 |
七、報告內容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