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草苷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分析方法
引言
一、核心檢測項目
-
- 目的:確定樣品中木犀草苷的絕對含量,確保符合產品標準(如《中國藥典》規定金銀花中木犀草苷含量需≥0.05%)。
- 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為主流方法,采用C18色譜柱,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350 nm),外標法或內標法定量。
- 重要性:直接影響產品功效與合規性。
-
- 目的:檢測雜質(如其他黃酮類、糖苷衍生物)及降解產物。
- 方法:HPLC-DAD(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結合質譜(LC-MS)進行雜質譜分析,計算主峰面積占比。
- 標準:純度通常要求≥98%(藥品級)或≥95%(食品級)。
-
- 目的:確認分子結構,避免同分異構體干擾。
- 方法:核磁共振(NMR)解析氫譜(¹H-NMR)和碳譜(¹³C-NMR),質譜(HR-MS)測定分子量及碎片離子。
-
- 目的:評估木犀草苷在不同環境(溫度、濕度、光照)下的降解特性。
- 方法:加速試驗(40℃/75% RH,6個月)及長期試驗(25℃/60% RH),定期取樣檢測含量變化。
- 應用:指導儲存條件及有效期設定。
-
- 目的:評估其在制劑中的生物利用度。
- 方法:搖瓶法測定pH 1.2~7.4緩沖液中的溶解度;溶出儀模擬胃腸環境測定釋放曲線。
-
- 目的:確保生產過程中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酸乙酯)殘留符合ICH Q3C標準,鉛、砷等重金屬低于10 ppm。
- 方法:GC-FID(氣相色譜-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測定溶劑殘留;ICP-MS檢測重金屬。
-
- 目的:防止微生物污染(如藥品需符合USP<61>)。
- 方法:薄膜過濾法測定需氧菌總數、霉菌及酵母菌,PCR法檢測特定致病菌。
二、檢測流程優化
- 樣品前處理:植物提取物需經超聲輔助甲醇提取,固相萃取(SPE)凈化;制劑樣品可能需酶解或離心過濾。
- 方法驗證:需驗證線性(R²≥0.999)、精密度(RSD<2%)、回收率(95%~105%)及檢出限(LOD≤0.1 μg/mL)。
三、案例分析
- HPLC檢測: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20:80),流速1.0 mL/min,保留時間約12分鐘。
- 雜質分析:LC-MS發現兩個主要雜質(m/z 447.0923、463.0872),經鑒定為異木犀草苷及氧化產物。
- 穩定性結果:高溫(60℃)下儲存3個月,含量下降8.5%,提示需避光密封保存。
四、
- 《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
- ICH Q3C Guidelines for Residual Solvents.
- USP-NF General Chapter <61>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上一篇:d—生物素檢測下一篇:葉黃素(類胡蘿卜素)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