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與總脂肪酸比值檢測的臨床意義與方法
一、檢測項目的核心意義
二、檢測技術與方法
- 生物樣本:血清、血漿(用于評估個體代謝狀態)。
- 食品樣本:油脂、乳制品、烘焙食品等(用于成分分析)。
- 原理:通過脂肪酸甲酯化處理,分離并定量反式脂肪酸異構體。
- 優勢:高靈敏度、可區分順式/反式異構體。
- 標準依據:AOAC 996.06(國際通用食品脂肪酸分析方法)。
- 原理:利用反式雙鍵在特定波長(966 cm?¹)處的特征吸收峰進行快速篩查。
- 應用場景:食品工業流水線快速檢測。
- 特點:無需化學衍生化,可直接分析脂肪酸結構,但設備成本較高。
- 反式脂肪酸的種類:包括工業生產的氫化植物油(如反式油酸)、反芻動物源性反式脂肪酸(如共軛亞油酸)。
- 總脂肪酸組成:涵蓋飽和脂肪酸(SFAs)、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s)、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
- 比值計算:反式脂肪酸含量占總脂肪酸的百分比(%TFA/TFAs)。
三、標準化流程與質量控制
-
- 生物樣本需通過Folch法或Bligh-Dyer法提取脂質。
- 食品樣本需皂化后甲酯化,轉化為脂肪酸甲酯(FAMEs)。
-
- 使用標準品(如CRM 1647a)校準儀器,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 每批次檢測需加入質控樣本(已知濃度的反式脂肪酸混合液)。
-
- WHO建議: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低于總能量的1%(約2.2g/日)。
- 中國標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注為“0反式脂肪酸”。
四、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
-
- 案例:某55歲男性檢測顯示血清反式脂肪酸占比達3.2%(正常參考值<1%),結合LDL-C升高,提示需調整飲食并強化降脂治療。
-
- 依據《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10),檢測奶粉中反式脂肪酸是否超標(如氫化工藝殘留)。
-
- 某地區通過人群篩查發現反式脂肪酸攝入偏高(均值1.8%),推動政策限制氫化油脂使用。
五、挑戰與展望
六、
-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 FDA. Final Determination Regarding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 2018.
- 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GB 28050-2011.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
1
3
6
5
5
9
5
5
7
6
8
8
10
11
13
12
14
13
1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