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裝開關(SMT開關)回流焊可焊性檢測項目詳解
一、潤濕性測試(Wettability Test)
- 接觸角測量:使用光學顯微鏡或潤濕角測試儀,測量熔融焊料與金屬表面的接觸角(θ)。θ<30°為良好潤濕,θ>90°為不潤濕。
- 擴展率測試:將定量焊料置于引腳表面,加熱后計算焊料擴展面積與原始體積的比值(通常要求擴展率≥80%)。 標準參考:IPC-J-STD-002(電子元件可焊性測試標準)。
二、焊料覆蓋率(Solder Coverage)
- 使用高倍光學顯微鏡或3D X射線成像技術,分析焊料在引腳側壁和底部的覆蓋率。
- 合格標準:覆蓋率需≥95%,且無裸露銅層或氧化區域。
三、焊點外觀檢測(Solder Joint Visual Inspection)
- 光澤度:良好焊點應呈現光滑、鏡面狀表面(無顆粒感或氧化發暗)。
- 焊點形狀:理想形態為“凹面形”,避免“球狀”(虛焊)或“尖峰狀”(冷焊)。
- 空洞率:通過切片分析或X-ray檢測焊點內部空洞,空洞面積需<25%(依據IPC-A-610G標準)。
四、抗拉強度測試(Tensile Strength Test)
- 使用微力拉力測試機對焊點施加垂直拉力,記錄斷裂前的最大載荷。
- 合格標準:依據開關規格書,通常要求抗拉強度≥5N(如小型輕載開關)或≥15N(工業級開關)。
五、耐熱性測試(Thermal Cycling Test)
- 重復回流測試:模擬2-3次回流焊過程(峰值溫度250-260℃),檢查焊點開裂或潤濕性下降。
- 溫度循環測試:將樣品在-40℃~125℃間循環100次,檢測焊點疲勞失效情況。
六、焊后殘留物分析(Flux Residue Analysis)
- 離子色譜法(Ionic Chromatography)檢測殘留物的離子污染水平(單位:μg/cm²)。
- 合格標準:依據IPC-J-STD-004,離子污染需≤1.56μg/cm²(高可靠性產品)。
七、虛焊/冷焊檢測(Cold Solder Detection)
- 電性能測試:通過導通電阻測量(需≤50mΩ)。
- X-ray透視:檢測焊點內部是否存在未熔融顆粒或分層。
八、錫球測試(Solder Ball Test)
- 在放大鏡下檢查焊盤周圍0.5mm范圍內是否存在直徑≥0.05mm的錫球。
- 合格標準:依據IPC-A-610G,高可靠性產品禁止存在任何錫球。
九、可焊性壽命測試(Shelf Life Test)
- 將樣品在30℃/60%RH環境中加速老化30天,模擬實際存儲環境。
- 老化后重復潤濕性測試,要求擴展率下降幅度≤10%。
十、X-ray三維成像檢測(3D X-ray Inspection)
- 焊料填充率(Fill Rate):引腳底部填充需≥75%。
- 引腳共面性(Coplanarity):引腳與焊盤間隙≤0.1mm。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3
39
39
45
46
49
50
56
52
48
52
47
62
58
47
54
50
47
61
5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