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原檢查法的檢測項目詳解
一、主要檢測方法
-
- 原理:通過注射樣品至家兔體內,監測體溫變化判定熱原存在。
- 適用性:適用于無法用BET檢測的樣品(如某些渾濁或高黏度制劑)。
- 檢測項目:
- 體溫監測:注射后3小時內每30分鐘記錄體溫。
- 判定標準(如中國藥典):
- 單只家兔升溫≤0.5℃且總升溫≤1.3℃為合格;
- 單只升溫≥0.6℃或總升溫≥3.5℃為不合格。
-
- 原理:利用鱟血變形細胞裂解物與內毒素的凝膠化反應。
- 適用性:快速、靈敏,廣泛應用于注射劑、生物制品等。
- 檢測項目:
- 凝膠法:觀察是否形成凝膠判定結果(定性或半定量)。
- 光度法:通過吸光度變化定量內毒素濃度。
- 限值計算:根據公式 ?=?/?L=K/M,其中 ?K 為人用劑量閾值(5 EU/kg),?M 為最大給藥劑量。
二、核心檢測項目與流程
-
- 溶解/浸提:針對器械類樣品,需用無熱原水或特定溶劑浸提。
- 稀釋:調整濃度至BET檢測范圍內(通常0.125-0.5 EU/mL)。
-
- 驗證條件:確認樣品不抑制或增強鱟試劑反應(需通過添加標準內毒素驗證)。
- 調整措施:通過稀釋、調節pH或過濾消除干擾。
-
- 陰性對照:無熱原水或溶劑,確認試劑無污染。
- 陽性對照:加入已知濃度內毒素,確保試劑靈敏度。
-
- BET合格標準:樣品中內毒素含量低于規定限值(如注射用水≤0.25 EU/mL)。
- 復測規則:初試不合格時,需進行復測或家兔法確認。
三、不同產品的檢測要求
產品類型 | 推薦方法 | 特殊要求 |
---|---|---|
注射劑/輸液 | BET | 需驗證處方成分無干擾,嚴格計算限值。 |
醫療器械(如導管) | BET或家兔法 | 浸提比例按表面積計算(如3 cm²/mL)。 |
生物制品(疫苗) | BET | 注意蛋白類成分對鱟試劑的潛在抑制。 |
四、方法學驗證與合規要求
-
- 靈敏度(λ):確認鱟試劑標示靈敏度(如0.03 EU/mL)符合要求。
- 重復性:同一樣品多次檢測結果一致。
- 回收率:添加內毒素的回收率應在50%-200%。
-
- 藥典差異:USP要求家兔法至少3只,而EP可能允許2只復測;BET限值需符合各區域標準。
五、新興技術與替代方法
- 重組C因子法:無需鱟血,避免資源依賴,逐步被EP和USP收錄。
- 體外熱原測試:基于單核細胞激活的細胞因子檢測(如IL-6),適用于復雜樣品。
六、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假陽性:避免環境或操作污染,使用無熱原耗材。
- 假陰性:檢查鱟試劑活性,確認未超過有效期。
七、總結
上一篇:油水飽和度檢測下一篇: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電動機-壓縮機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9
24
18
13
13
12
13
19
14
15
12
13
13
10
12
15
16
20
19
2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