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中藥飲片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
一、常規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對藥材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等外觀性狀進行觀察和描述。
- 技術要點:結合傳統經驗鑒別與現代成像技術(如顯微攝影)。
-
- 檢測內容:通過顯微鏡觀察藥材的細胞形態、組織結構(如導管、淀粉粒、草酸鈣結晶等)。
- 技術要點:適用于粉末藥材或難以通過性狀鑒別的品種(如冬蟲夏草、川貝母)。
-
- 檢測內容:利用化學試劑或儀器分析藥材的特定成分(如顯色反應、沉淀反應)。
- 技術要點:薄層色譜法(TLC)為常用手段,可快速鑒別有效成分。
二、安全性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鉛(Pb)、鎘(Cd)、砷(As)、汞(Hg)、銅(Cu)等限量檢測。
- 技術要點: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 檢測內容:有機氯、有機磷、擬除蟲菊酯等農藥殘留量。
- 技術要點: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或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
-
- 檢測內容:需氧菌總數、霉菌及酵母菌總數、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等。
- 技術要點:遵循《中國藥典》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
- 檢測內容:黃曲霉毒素B1、B2、G1、G2總量(部分藥材如桃仁、薏苡仁需重點檢測)。
- 技術要點: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結合熒光檢測器。
-
- 檢測內容:硫磺熏蒸導致二氧化硫(SO?)殘留量的測定。
- 技術要點:蒸餾-碘滴定法或離子色譜法。
三、有效性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測定藥材中特定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的含量(如人參皂苷、黃芩苷、丹參酮等)。
- 技術要點: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為主流方法,部分采用氣相色譜法(GC)或紫外分光光度法(UV)。
-
- 檢測內容:通過水、乙醇或乙醚提取藥材中的可溶性成分,評估其總體質量。
- 技術要點:適用于成分復雜或尚無明確指標成分的藥材。
-
- 檢測內容: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反映藥材中泥沙等無機雜質含量)。
- 技術要點:高溫灼燒后稱重法。
-
- 檢測內容:藥材含水量(過高易霉變)。
- 技術要點:烘干法、甲苯法或快速水分測定儀。
四、特殊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通過ITS、psbA-trnH等基因片段進行物種鑒定,防止混偽品。
- 技術要點:PCR擴增結合測序技術,適用于動物類藥材(如鹿茸、龜甲)。
-
- 檢測內容:建立藥材整體化學成分的色譜或光譜特征圖譜,用于一致性評價。
- 技術要點:HPLC或近紅外光譜(NIRS)結合化學計量學分析。
-
- 檢測內容:馬兜鈴酸、烏頭堿、千里光堿等有毒物質的限量控制。
- 技術要點:LC-MS/MS等高靈敏度方法。
五、檢測流程與技術手段
- 樣品前處理:粉碎、提取、凈化(SPE固相萃取)等。
- 儀器分析:HPLC、GC、MS、原子光譜等。
- 數據比對:與標準品或藥典規定限值對比。
六、標準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
- ISO國際標準(如ISO 18664:2015中藥材重金屬檢測)
總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