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時間檢測:核心檢測項目及其臨床意義
一、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糖尿病診斷:WHO與ADA指南推薦,HbA1c≥6.5%可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
- 血糖控制評估:
- 理想控制:HbA1c<7.0%(個體化目標需結合患者情況調整)。
- 控制不佳:HbA1c>8.5%提示高血糖風險,需調整治療方案。
- 并發癥預測:HbA1c每升高1%,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18%。
- 不適用于貧血、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或近期輸血患者。
- 妊娠期糖尿病需結合空腹血糖評估。
二、果糖胺(Glycated Albumin, GA)
- 短期血糖監測:適用于治療調整后的效果追蹤(如胰島素劑量變化)。
- 特殊人群:妊娠期、血液病患者的補充指標。
- 與HbA1c互補:當HbA1c受血紅蛋白代謝影響時,果糖胺可提供額外信息。
三、1,5-脫水葡萄糖醇(1,5-AG)
- 血糖波動評估:對餐后高血糖和血糖變異性敏感。
- 隱匿性高血糖識別:彌補HbA1c對短期血糖變化的盲區。
四、糖化終末產物(AGEs)
- 慢性并發癥標志物:與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相關。
- 衰老與代謝綜合征:AGEs水平升高提示氧化應激和炎癥狀態。
五、其他輔助檢測項目
-
- 診斷標準:≥7.0 mmol/L(需重復確認)。
- 反映基礎胰島素分泌功能。
-
- 診斷標準:≥11.1 mmol/L。
- 評估餐后胰島素敏感性及糖負荷處理能力。
-
- 用于糖尿病前期(IGT)及妊娠糖尿病的診斷。
六、檢測項目的選擇與應用場景
臨床場景 | 首選檢測項目 | 補充項目 |
---|---|---|
糖尿病初篩 | HbA1c + 空腹血糖 | OGTT(疑似病例) |
長期血糖控制評估 | HbA1c | 果糖胺(短期變化) |
血糖波動監測 | 1,5-AG + 動態血糖監測 | 餐后血糖 |
慢性并發癥風險評估 | AGEs + 尿微量白蛋白 | 眼底檢查、心電圖 |
七、注意事項
-
- HbA1c無需空腹,但急性感染或溶血可能影響結果。
- 果糖胺檢測需避開白蛋白代謝異常(如腎病綜合征)。
-
- 結合臨床癥狀及其他指標(如C肽、胰島素水平)綜合判斷。
- 動態監測比單次檢測更有價值。
結語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26
15
19
18
21
29
28
26
20
23
21
20
20
24
21
17
17
21
1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