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短節檢測項目與技術規范
一、外觀及幾何尺寸檢測
-
- 檢查表面是否存在裂紋、腐蝕、磨損、變形或機械損傷。
- 確認標識(如鋼級、規格、生產批號)清晰可見且符合標準(API 5CT/ISO 11960)。
-
- 關鍵參數:外徑、內徑、長度、壁厚、螺紋參數(錐度、螺距、齒高)。
- 工具:數顯卡尺、螺紋規、超聲波測厚儀。
- 標準公差:參照API 5B規范,螺紋精度需滿足±0.025 mm誤差范圍。
二、材料性能檢測
-
- 使用光譜分析儀檢測材質成分(C、Mn、Cr、Mo等元素),確保符合ASTM A182或API標準要求。
-
- 拉伸試驗:測定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及延伸率。
- 沖擊試驗(夏比V型缺口):評估低溫韌性(-20℃~-40℃工況)。
- 硬度測試(布氏/洛氏):驗證熱處理均勻性,避免局部硬化或軟化。
三、無損檢測(NDT)
-
- 檢測內部缺陷(夾雜、氣孔、分層),探頭頻率2.5-5 MHz,覆蓋全表面。
-
- 針對鐵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紋檢測,靈敏度需達到ISO 23278標準。
-
- 用于非磁性材料表面開口缺陷檢查(靈敏度等級Ⅱ級及以上)。
四、螺紋連接性能檢測
-
- 氣密封試驗(氮氣加壓至額定工作壓力的1.25倍,保壓5分鐘無泄漏)。
-
- 模擬實際工況進行3次完整上扣/卸扣操作,檢查螺紋磨損及粘扣現象。
五、特殊工況適應性檢測
-
- 按NACE TM0177標準進行硫化物應力開裂(SSC)試驗(載荷≥80% AYS)。
-
- 在模擬井下環境(如150℃、70 MPa)下測試密封性能與結構穩定性。
六、涂層與防腐檢測
-
- 測量涂層厚度(如鋅鍍層≥50μm),劃格法測試附著力(ASTM D3359)。
-
- 按ASTM B117進行500小時中性鹽霧測試,評估耐腐蝕性能。
檢測周期與標準依據
- 新件驗收:全項目檢測,符合API 5CT/API 5B規范。
- 在役復查:每12個月或作業前重點檢測NDT+螺紋密封性。
- 異常工況后:強制進行UT+MT+尺寸復測。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支撐劑性能檢測下一篇:鉆井液用褐煤樹脂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17
24
19
22
28
18
25
21
25
20
22
20
20
25
26
31
28
26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