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礦用煤檢測技術分析
引言
一、檢測意義
- 工藝控制:煤的理化性質影響燒結過程的透氣性、燃燒速度和溫度分布。
- 經濟性:灰分、硫分等指標過高會增加渣量,降低鐵品位。
- 環保要求:控制硫、氮氧化物及重金屬排放,符合環保法規。
- 產品質量:煤的反應性、發熱量決定燒結礦的強度與還原性。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一)化學成分分析
-
- 意義:主要熱值來源,決定燃料的有效能量。
- 方法:GB/T 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通過高溫灼燒計算殘留碳含量。
- 標準:燒結用煤固定碳含量一般要求≥60%。
-
- 意義:過高揮發分易導致不完全燃燒,過低則點火困難。
- 方法:GB/T 212-2008,隔絕空氣加熱至900℃測定逸出氣體量。
- 范圍:燒結煤揮發分宜控制在15%~25%。
-
- 意義:灰分過高降低燒結礦鐵品位,增加渣相量。
- 方法:GB/T 212-2008,815℃灼燒至恒重。
- 限值:燒結煤灰分通常要求≤15%。
-
- 意義:硫分過高導致燒結煙氣SO?超標,腐蝕設備。
- 方法:GB/T 214-2007,艾士卡法或紅外吸收法。
- 限值:一般要求St≤0.8%。
-
- 意義:磷污染影響鋼材冷脆性,高端鋼種需嚴控。
- 方法:GB/T 216-2003,分光光度法測定。
(二)物理特性檢測
-
- 意義:影響燃燒效率及混合料透氣性。
- 方法:GB/T 211-2017,空氣干燥法測定全水分。
- 控制范圍:燒結用煤水分建議≤8%。
-
- 意義:粒度影響燃燒速率與燃料分布均勻性。
- 方法:GB/T 477-2008,篩分法測定0.5~3mm顆粒占比。
- 優化要求:3mm以下顆粒占比≥85%,避免過細粉末導致氣流阻力增大。
(三)工藝性能指標
-
- 意義:直接決定燃料經濟性與熱能供給效率。
- 方法:GB/T 213-2008,氧彈量熱法測定高位發熱量(Qgr,d)。
- 推薦值:Qgr,d≥25MJ/kg。
-
- 意義:表征煤與CO?反應能力,影響燃燒速率。
- 方法:GB/T 220-2018,流化床法測定950℃下CO轉化率。
-
- 意義:過強結焦性會導致燒結料層透氣性惡化。
- 方法:GB/T 5447-2014,羅加指數法測定。
- 限值:G值≤20。
(四)環保指標
-
- 檢測元素:As、Pb、Hg、Cd、Cr等。
- 方法:HJ 702-2014,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 意義:防止煙氣腐蝕及二噁英生成。
- 方法:GB/T 3558-2014,高溫水解-離子色譜法。
三、檢測流程標準化建議
- 采樣規范:依據GB 475-2008進行多點分層取樣,確保代表性。
- 儀器校準:定期對量熱儀、測硫儀等設備進行標準煤樣驗證。
- 數據關聯分析:建立灰分-發熱量、硫分-煙氣脫硫成本等模型。
四、質量控制對策
- 源頭管控:通過洗選降低灰分、硫分至目標范圍。
- 配煤優化:根據反應性、揮發分差異進行多煤種復合配用。
- 動態調整:依據在線檢測數據實時調節燃料添加比例。
結語
- GB/T 212-2008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 《燒結生產技術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
- ISO 19579:2006 固體礦物燃料中硫的測定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砂巖靶流動特性測試檢測下一篇:地下礦山無軌運人車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11
14
14
16
17
16
20
21
18
23
19
24
22
17
23
19
24
22
2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