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計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解析
一、檢測項目分類與核心內容
1. 外觀與結構完整性檢測
- 檢查內容:傳感器外殼是否變形、腐蝕,電纜接頭是否密封完好,浮子式水位計的滑輪、繩索有無磨損。
- 技術標準:參照《水文儀器現場校準規范》(SL/T 150-2019)中關于設備外觀無破損、標識清晰的要求。
- 常見問題:電纜護套開裂易導致滲水,需及時更換。
2. 零點漂移與精度校準
- 檢測方法:
- 零點校準:在靜止水位環境下(如實驗室水箱),調整設備輸出信號至基準零點。
- 線性度測試:使用可調水壓裝置模擬水位變化(如0-10m梯度加壓),對比水位計讀數與標準壓力表的誤差。
- 允許誤差:根據《地下水監測規范》(DZ/T 0307-2017),一類監測點允許誤差≤±0.5% FS(滿量程)。
- 案例:某壓力式水位計在5m量程內偏差達1.2%,需重新標定或更換傳感器。
3. 密封性與抗壓性能測試
- 壓力式水位計檢測:
- 將傳感器置于1.2倍額定壓力(如10m水深對應12m水壓)下保持2小時,觀察是否滲漏。
- 檢測信號輸出穩定性,排除壓力膜片破裂風險。
- 浮子式水位計:檢查井管密封性,防止雨水倒灌干擾數據。
4. 環境適應性驗證
- 溫度影響:在-20℃~+60℃溫箱中測試,輸出波動應<0.1% FS/℃。
- 抗腐蝕性:沿?;螓}堿地區需采用鈦合金外殼,定期檢查電極腐蝕情況。
- 案例:某超聲波水位計在高溫環境下出現信號衰減,加裝遮陽罩后恢復正常。
5. 數據傳輸與電源穩定性
- 有線傳輸:測量電纜電阻(正常值<50Ω/km),排查斷線或短路。
- 無線傳輸(4G/LoRa):模擬信號屏蔽環境,測試數據補傳機制是否有效。
- 電源測試:太陽能供電系統需確保陰雨天氣下續航≥30天。
二、進階檢測技術應用
三、檢測周期與質量控制
- 常規檢測:汛期前、后各1次,重點檢查密封性和精度。
- 應急檢測:地震、強降雨后立即核查數據異常點。
- 質量控制:建立設備檔案,記錄每次檢測參數,繪制誤差變化曲線。
四、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明渠實流法流量現場比對檢測下一篇:多普勒流速儀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16
13
13
15
17
15
21
14
26
15
20
16
21
24
20
28
27
14
2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