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腐植酸含量(Total Humic Acid Content)
- 焦磷酸鈉堿溶法(GB/T 33804-2017):樣品經焦磷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液提取,酸化后分離腐植酸,通過灼燒殘渣法計算含量。
- 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腐植酸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建立標準曲線,快速測定含量。
二、游離腐植酸(Free Humic Acid)與結合腐植酸(Combined Humic Acid)
- 游離腐植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的活性成分,決定速效性。
- 結合腐植酸:需經轉化才能釋放,影響長效性。 檢測方法: 采用氫氧化鈉溶液提取游離腐植酸,殘渣經酸化后再提取結合腐植酸,分別計算兩者占比。
三、理化性質檢測
-
- 方法:105℃恒重法(GB/T 6284-2016)
- 控制標準:一般要求≤15%,過高易導致霉變或結塊。
-
- 方法:815℃高溫灼燒法(GB/T 212-2008)
- 意義:反映原料中無機雜質含量,高灰分可能降低腐植酸活性。
-
- 方法:電位法(GB/T 18856.7-2008),樣品按1:10(質量比)溶于水后測定。
- 應用要求:農業用腐植酸通常需調至中性或弱堿性(pH 6.5-8.5)。
四、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檢測
-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GB/T 23349-2020) 限值要求:需符合《有機肥料中重金屬含量限值》(NY/T 3442-2019)等標準。
五、官能團與結構分析
-
- 方法:醋酸鈣離子交換法(羧基)、電位滴定法(酚羥基)
- 意義:官能團含量決定腐植酸的離子交換能力及生物活性。
-
- 應用:鑒定腐植酸分子中芳香環、脂肪鏈、羧酸基團等特征結構。
-
- 方法:凝膠滲透色譜法(GPC)
- 影響:小分子腐植酸更易被植物吸收,大分子利于土壤改良。
六、生物活性檢測(針對農業用途)
-
- 通過對比腐植酸處理組與空白組的發芽率,評估其生物刺激作用。
-
- 測定腐植酸對土壤中脲酶、磷酸酶等酶活性的影響,評估土壤改良效果。
七、其他專項檢測
- 溶解性:水溶性、堿溶性腐植酸的比例測定;
- 穩定性:高溫、光照條件下的成分變化分析;
- 螯合能力:對鐵、鋅等微量元素的螯合效價測試。
檢測流程優化建議
- 原料預篩:通過近紅外光譜快速初篩腐植酸含量,降低無效檢測成本。
- 儀器聯用技術:如HPLC-UV與質譜聯用,提升復雜成分分析效率。
- 數據庫建設:積累腐植酸結構-活性關系數據,指導工藝改進。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改質瀝青檢測下一篇:煤化工類焦化產品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26
19
18
18
23
20
22
19
17
20
26
15
15
15
19
19
17
14
1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