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損傷:震打清灰產生的疲勞應力
- 高溫形變:工藝波動導致的局部過熱
- 化學侵蝕:SOx、NOx等酸性介質腐蝕
- 電場畸變:表面缺陷引發的放電異常
- 幾何參數檢測(精度誤差控制在±1mm) 1.1 平面度檢測
- 標準要求:單板不平度≤3mm/m,整體累積偏差≤15mm
- 檢測方法:激光位移傳感器配合基準平臺
- 典型缺陷:中部下垂、邊緣卷曲
- 檢測位置:電場前、中、后三區段
- 測量頻率:每電場至少抽檢20組數據
- 異常判定:偏差超過設計值±5%
- 表面狀態評估 2.1 腐蝕深度分級檢測(配專用測厚儀)
- Ⅰ級:局部點蝕深度≤0.5mm
- Ⅱ級:連續腐蝕區域深度≤1.2mm
- Ⅲ級:穿透性腐蝕(需立即更換)
- 耐壓測試:5000V直流耐壓試驗(無擊穿)
- 附著力測試:劃格法≥2級標準
- 電氣特性測試 3.1 接地電阻檢測
- 標準值:≤0.5Ω(含連接部位)
- 檢測方法:四線法微電阻測試儀
- 異常案例:某電廠因連接件氧化致電阻升至3.2Ω,引發二次揚塵
- 測試條件:額定工況下
- 合格標準:各區域偏差≤15%
- 改進措施:調整極配或振打制度
- 力學性能評估 4.1 懸掛系統檢測
- 吊桿垂直度偏差≤2°
- 絕緣套筒老化檢測(介損值≤0.03)
- 案例:某水泥廠因吊桿彎曲導致極距偏差達32%,效率下降18%
- 振打加速度檢測:200-300m/s²
- 殘余應力測試:X射線衍射法
- 紅外熱成像動態監測
- 熱點定位精度:±0.5℃
- 適用場景:短路點快速識別
- 機器視覺檢測系統
- 檢測速度:2秒/㎡
- 缺陷識別率:≥98.7%
- 功能延伸:三維建模重建
- A類(高溫、高硫工況):季度檢測+年度深度檢測
- B類(常規工況):半年常規檢測+三年深度檢測
- C類(潔凈工況):年檢+五年大修檢測
- 歷史檢測記錄比對分析
- 劣化速率預測模型
- 維修決策支持系統
- 備件壽命周期管理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離心式除塵器檢測下一篇:燃煤煙氣脫硝技術裝備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