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磁軛探傷儀檢測的核心項目
1. 靈敏度驗證
- 使用標準靈敏度試片(如A型試片或E型試片)進行測試。
- 將試片貼附于被測工件表面,施加磁懸液后啟動電磁軛,觀察試片上人工缺陷的磁痕顯示清晰度。 -合格標準:
- 試片缺陷顯示清晰可見,且磁痕連續、無斷裂。 -注意事項:
- 檢測前需清除試片及工件表面油污或銹跡,避免干擾。
2. 提升力測試
- 將電磁軛兩極間距調整為75-150mm(依據標準要求)。
- 通電后,測量電磁軛能夠垂直吸起的砝碼或已知重量鐵塊的最大質量。 -合格標準:
- 交流電磁軛提升力≥44N(約4.5kg);
- 直流或整流電磁軛提升力≥177N(約18kg)。 -注意事項:
- 測試時需確保被測工件與電磁軛接觸面平整,避免氣隙影響結果。
3. 磁化方向與覆蓋范圍驗證
- 電磁軛可產生縱向磁場(平行于兩極連線)或橫向磁場(垂直方向)。需通過磁粉分布驗證磁場方向是否符合檢測需求。 -覆蓋范圍:
- 每次磁化可檢測的有效區域為兩極連線兩側各50-75mm。通過多區域重疊測試(至少10%重疊)驗證覆蓋完整性。
4. 缺陷檢測能力驗證
- 使用含有人工缺陷(如裂紋、鉆孔)的標準試樣進行檢測。
- 觀察磁痕顯示是否符合缺陷的真實形態和位置。 -自然缺陷對比:
- 對已知缺陷的實際工件進行復檢,驗證儀器與人工判讀的一致性。
5. 設備穩定性與重復性測試
- 在額定電壓下連續運行30分鐘,觀察設備溫升及磁場強度波動。 -重復磁化測試:
- 對同一區域重復磁化3-5次,檢查缺陷顯示的一致性。
二、檢測前的準備工作
- 設備校準:
- 檢查電源電壓、電纜連接及磁軛閉合狀態。
- 使用高斯計驗證磁場強度是否符合標準(≥0.72kA/m)。
- 工件預處理:
- 清潔檢測區域,去除油污、銹層及涂層(需符合檢測標準)。
- 環境要求:
- 避免強光、震動及強電磁干擾環境。
三、檢測注意事項
- 磁化方向選擇:
- 裂紋方向應與磁場方向垂直,否則可能導致漏檢。建議交叉磁化(兩次檢測方向垂直)。
- 磁懸液濃度控制:
- 熒光磁粉濃度建議1.5-3.0ml/100ml,非熒光磁粉濃度7-15g/L。
- 退磁處理:
- 對精密工件或需后續加工的工件,檢測后需進行退磁操作。
四、適用范圍與局限性
- 無法檢測非磁性材料(如鋁合金、奧氏體不銹鋼)。
- 對深層缺陷(如內部氣孔)靈敏度低。
五、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7
16
15
18
22
23
24
22
24
19
26
28
15
20
18
23
26
28
2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