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檢測項目
1. 隔聲性能檢測
- 空氣聲隔聲量(Rw)
- 檢測墻體、門窗對空氣傳播噪聲的阻隔能力,如外界人聲、交通噪聲等。
- 標準要求:通常需達到 ≥50 dB(依據GB/T 19889或ISO 140系列)。
- 撞擊聲隔聲量(L’nT,w)
- 評估地面結構對撞擊聲(如腳步聲、設備振動)的隔絕性能。
- 標準限值:建議 ≤50 dB(參考ISO 10140)。
2. 背景噪聲檢測
- 本底噪聲(Ambient Noise)
- 測試電測聽室在封閉無設備運行時的最低噪聲水平。
- 標準要求:根據國際標準 ISO 8253-1,背景噪聲需低于 30 dB(A),低頻段(如125 Hz)噪聲需 ≤25 dB。
- 設備運行噪聲
- 檢測通風系統、照明設備等運行時的噪聲增量,應不影響聽力測試。
3. 電磁屏蔽效能
- 電磁干擾(EMI)測試
- 驗證電測聽室對手機、Wi-Fi等外部電磁信號的屏蔽能力。
- 標準參考:YY/T 0741-2009(醫用電氣設備電磁兼容要求)。
4. 通風與溫濕度控制
- 通風系統噪聲
- 確保新風系統運行時噪聲不超標,氣流速度≤0.2 m/s。
- 溫濕度穩定性
- 溫度范圍:20-26℃,濕度范圍:40-60%,避免溫濕度波動影響受試者舒適度。
5. 聽力設備校準與功能性驗證
- 純音聽力計校準
- 頻率誤差≤±3%,聲強級誤差≤±2 dB(依據GB/T 7341.1)。
- 骨導振子輸出驗證
- 確保骨導耳機在不同頻率下的輸出強度準確性。
6. 安全與照明檢測
- 應急照明與斷電保護
- 驗證斷電時應急照明系統是否自動啟動,保障受試者安全。
- 無害化材料檢測
- 檢查墻體、地板材料的甲醛釋放量(符合GB 50325)。
二、檢測流程
- 初步環境評估
- 檢查電測聽室密封性、設備布局合理性。
- 儀器校準
- 使用精密聲級計(如B&K 2250)、電磁場測試儀等設備校準。
- 分項測試
- 按隔聲、背景噪聲、電磁屏蔽等項目逐一檢測。
- 數據分析與報告
- 對比國際/國家標準,生成《電測聽室檢測合格證書》。
三、檢測周期與維護建議
- 常規檢測:每年至少1次全面檢測(醫院、疾控中心等高頻使用場所建議半年1次)。
- 新建/改造后檢測:需在投入使用前完成驗收測試。
- 突發問題處理:如發現隔聲性能下降或設備異常,立即停用并復檢。
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問題類型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案 |
---|---|---|
背景噪聲超標 | 通風管道漏聲 | 加固管道接口,增加消聲器 |
低頻隔聲不足(<250 Hz) | 墻體厚度不足 | 加裝復合隔聲板或聲學吊頂 |
電磁干擾導致信號失真 | 屏蔽層破損 | 修復銅網屏蔽層并接地處理 |
五、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電聲學 倍頻程和分數倍頻程濾波器檢測下一篇:電磁軛探傷儀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31
16
22
16
23
23
18
18
16
18
18
19
18
16
19
20
16
16
13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