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參數檢測:滅菌過程的基礎驗證
-
- 方法:使用多通道溫度記錄儀(布點≥10個,包括滅菌室幾何中心及角落),在121℃或134℃條件下運行滅菌程序,記錄各點溫度曲線。
- 標準:滅菌階段所有監測點溫度波動需≤±1℃,維持時間誤差<5%(如設定15分鐘需≥14.25分鐘)。
-
- 驗證重點:壓力傳感器與溫度聯動,確保壓力值匹配飽和蒸汽溫度(如134℃對應202.7kPa)。滅菌階段時間不足可導致微生物存活。
-
- 檢測工具:真空泵抽至-90kPa后關閉閥門,1分鐘內壓升≤1.3kPa為合格。
- 意義:空氣殘留會阻礙蒸汽滲透,影響滅菌效果。
二、生物監測:滅菌效能的終極驗證
- 指示菌種: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ATCC 7953或12980),其D值(殺滅90%微生物所需時間)為1.5-2分鐘,耐熱性遠超常見病原體。
- 測試方法:
- 將生物指示劑置于標準測試包(如管腔型PCD)內,運行滅菌程序。
- 56℃培養48小時,菌片無菌生長且培養基顏色不變(紫色→黃色為陽性)。
- 頻率:每周至少一次,植入物滅菌每批次必檢。
三、化學監測:實時過程監控
-
- 第Ⅰ類(過程指示):僅區分是否經過滅菌,粘貼于包裹外部。
- 第Ⅳ類(多參數指示卡):變色需同時滿足溫度、時間、蒸汽飽和條件,放置于滅菌包內最難滅菌位置。
-
- 操作:每日首爐空載運行B-D測試程序(134℃, 3.5分鐘),測試包中心放置標準測試圖紙。
- 合格標準:圖紙變色均勻,無條紋狀未穿透區域。
四、設備性能與安全性檢測
-
- 方法:關閉滅菌器門后注入壓縮空氣至最高工作壓力,保壓10分鐘,泄漏率<0.1kPa/min。
- 風險控制:密封不良可導致蒸汽泄露,引發燙傷或滅菌失效。
-
- 指標:抽真空速率需在廠商標稱值的±10%內,通常要求4分鐘內將滅菌室從常壓抽至-90kPa。
-
- 標準:滅菌后器械包內部濕度≤0.2%,使用水分測試紙或稱重法(重量差<0.01g視為干燥)。
五、周期性驗證測試
- 安裝驗證(IQ/OQ/PQ):新設備需完成安裝確認、操作確認和性能確認,包括空載及滿載熱分布測試。
- 年度檢測:壓力容器需由特種設備檢測機構進行耐壓試驗(1.25倍工作壓力保壓30分鐘無泄漏)。
六、檢測標準與規范依據
- 國內標準:GB 8599、YY/T 0646
- 國際參考:AAMI ST79、EN 285
- 管理要求:WS 310.3《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三部分》強制規定生物監測頻次。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磁粉檢測用試片檢測下一篇:機械零部件(幾何量)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34
19
25
17
24
24
19
19
19
21
19
19
18
17
19
20
16
16
1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