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片的作用與類型
- 磁場方向與強度:判斷磁化方向是否與缺陷方向垂直(最優檢測條件)。
- 磁懸液性能:確認磁粉濃度、分散性是否達標。
- 操作工藝合理性:包括磁化電流、磁軛提升力等參數是否合適。
- A型試片:圓形薄片,表面刻有十字槽,用于驗證連續法檢測靈敏度。
- C型試片:帶有人工刻槽的矩形試片,適用于多向磁化檢測。
- D型試片:階梯狀厚度設計,用于評估不同厚度工件的檢測靈敏度。
二、試片檢測的核心項目
1. 靈敏度驗證
- 檢測目標:確認檢測系統能夠發現規定尺寸的缺陷。
- 操作方法:將試片貼合在工件表面(通常置于磁化區域邊緣),按工藝磁化并施加磁懸液。觀察試片上人工缺陷的磁痕顯示清晰度。
- 判定標準:人工缺陷應清晰顯示且磁粉堆積均勻,無斷續或模糊現象。
2. 磁場方向與覆蓋范圍檢測
- 檢測目標:驗證磁場方向是否與試片缺陷方向垂直,并覆蓋檢測區域。
- 操作方法:將試片沿不同方向放置,觀察磁痕顯示效果。例如,使用A型試片時,十字槽中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刻槽應優先顯示。
- 注意事項:若平行于磁場的刻槽顯示明顯,則磁場方向可能偏離預期。
3. 磁懸液性能測試
- 檢測目標:評估磁懸液的濃度、流動性及磁粉懸浮性。
- 操作方法:在試片表面均勻噴灑磁懸液,觀察磁粉是否均勻附著在人工缺陷處,無結塊或沉淀。
- 補救措施:若磁粉堆積不良,需調整磁懸液配比或更換磁粉。
4. 系統綜合性能評估
- 檢測項目:
- 磁軛提升力:使用標準試塊驗證磁軛的磁化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如AC磁軛≥45N,DC磁軛≥177N)。
- 電流規范:檢查通電磁化時電流值是否與工件尺寸、材料匹配。
- 退磁效果:檢測后通過試片驗證工件是否完全退磁(無殘留磁痕)。
5. 檢測工藝重復性驗證
- 檢測目標:確保同一工藝在不同時間、操作人員下的結果一致性。
- 方法:定期使用試片對同一位置進行檢測,對比磁痕顯示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三、試片使用的注意事項
- 試片貼合度:試片需緊密貼合工件表面,避免氣隙影響靈敏度。可使用膠帶固定,但需注意膠帶不可覆蓋缺陷區域。
- 清潔與維護:使用后需徹底清除試片上的磁粉,防止殘留物干擾后續檢測。
- 磁場方向一致性:試片刻槽方向應與預估缺陷方向一致,以確保檢測有效性。
- 環境干擾:避免在強磁場或高粉塵環境中操作,防止誤判。
四、試片檢測的局限性
- 僅驗證表面靈敏度:試片主要用于表面缺陷檢測,對近表面缺陷(如皮下氣孔)的靈敏度驗證需結合其他方法。
- 人工缺陷與實際缺陷差異:試片刻槽為規則幾何形狀,與自然缺陷(如裂紋、夾雜)的漏磁場特征存在差異,需結合實際經驗判斷。
- 材質限制:不同材料的試片(如低碳鋼、鎳基合金)需與工件材質匹配,否則影響檢測準確性。
五、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纖維光學隔離器檢測下一篇:醫用大型蒸汽滅菌器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14
13
16
18
14
14
11
13
11
22
14
20
16
19
21
16
21
18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