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CO?檢測的核心場景
- 安全生產監測
- 密閉空間作業:如儲罐、地下管道、反應釜等場景,需實時監測CO?濃度,防范缺氧風險。
- 發酵工業:釀酒、生物制藥等發酵過程中CO?自然富集,需設置報警閾值(通常為5,000 ppm)。
- 工藝流程控制
- 化工合成:在尿素、甲醇等生產中,CO?作為原料或副產物,其濃度直接影響反應效率。
- 金屬加工:焊接、鑄造中使用CO?保護氣時,需確保氣體純度和流量穩定。
- 環保排放監管
- 火電廠、鋼鐵廠等需連續監測煙道氣中CO?排放量,滿足碳交易與減排要求。
二、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指標
- 濃度檢測
- 檢測范圍:常規設備覆蓋0
5% vol(安全監測)至0100% vol(工業純CO?流程控制)。 - 精度要求:高精度傳感器誤差需≤±2% FS,激光光譜技術的精度可達±1% FS。
- 檢測范圍:常規設備覆蓋0
- 泄漏定位檢測
- 使用便攜式CO?檢漏儀,靈敏度需達50 ppm分辨率,配備北斗/GPS定位功能,適用于管道巡檢。
- 排放通量計算
- 結合流速、溫度、壓力參數,通過CEMS(連續排放監測系統)計算質量排放率,數據需符合HJ 76-2017標準。
三、主流檢測技術對比
技術類型 | 原理 | 優點 | 局限性 | 適用場景 |
---|---|---|---|---|
NDIR紅外 | 氣體對特定紅外光吸收 | 精度高、壽命長 | 受交叉氣體干擾 | 固定式監測、CEMS系統 |
電化學 | 氣體擴散電極反應 | 成本低、響應快(T90<30s) | 需定期校準(每3~6個月) | 便攜式檢測儀 |
TDLAS激光 | 可調諧激光光譜 | 抗干擾強、可遠程監測 | 設備成本高 | 高溫煙氣、復雜工況 |
四、檢測系統技術要求
- 環境適應性
- 防爆認證(Ex dⅡCT6 Gb)用于石化場景;IP67防護等級適應潮濕、多塵環境。
- 數據合規性
- 需支持Modbus RTU、4-20mA輸出,滿足DCS/SCADA系統集成;數據存儲間隔≤1分鐘。
- 校準與維護
- 自動零點校準(ZERO)功能防止漂移;標定周期建議每6個月一次,使用NIST認證標氣。
五、應用案例分析
- 挑戰:碳捕集系統中CO?純度需>99.5%,同時檢測H?S、SO?等雜質氣體交叉干擾。
- 解決方案:采用TDLAS激光分析儀+氣相色譜聯用,實現ppm級雜質檢測與CO?濃度同步監控。
- 成效:年減排CO? 12萬噸,數據直傳省級環保平臺,獲碳配額獎勵。
六、未來趨勢
- 智能化升級
- 物聯網(IoT)傳感器實現多點組網監測,AI算法預測泄漏風險。
- 微型化技術
- MEMS紅外傳感器將設備體積縮小80%,適用于無人機搭載巡檢。
- 多參數融合
- CO?與溫濕度、VOCs同步檢測,構建智能環境安全預警系統。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8
26
15
15
15
19
19
16
14
19
15
22
18
21
24
25
20
21
3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