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終端設備電磁兼容性(EMC)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引言
一、EMC檢測概述
- 電磁干擾(EMI)控制:限制自身產生的電磁噪聲。
- 電磁抗擾度(EMS):在外部干擾下維持正常工作。 國際標準如CISPR(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IEC 61000系列,以及地區性法規(如歐盟CE認證、美國FCC認證),共同定義了檢測框架。
二、核心檢測項目分類與詳解
(一)電磁干擾(EMI)測試
-
- 原理:測量設備通過空間輻射的電磁波強度(頻率范圍通常30MHz-6GHz)。
- 標準:CISPR 22/32、FCC Part 15。
- 方法:在電波暗室中使用天線和接收機掃描,確保低于限值。
-
- 原理:檢測設備通過電源線或信號線傳導的噪聲(頻率范圍150kHz-30MHz)。
- 標準:CISPR 16-2-1。
- 方法:利用LISN(線路阻抗穩定網絡)測量電源端口的干擾電壓。
-
- 原理:評估設備對電網的污染(如諧波失真、電壓波動)。
- 標準:IEC 61000-3-2(諧波)、IEC 61000-3-3(閃爍)。
(二)電磁抗擾度(EMS)測試
-
- 原理:模擬人體或物體靜電放電(接觸放電±8kV,空氣放電±15kV)。
- 標準:IEC 61000-4-2。
- 方法:直接對設備接口或殼體放電,觀察是否失效。
-
- 原理:暴露于80MHz-6GHz的強射頻場(強度3-10V/m)。
- 標準:IEC 61000-4-3。
- 方法:在電波暗室中使用天線輻射干擾信號。
-
- 原理:模擬開關動作引起的瞬態干擾(如繼電器觸點抖動)。
- 標準:IEC 61000-4-4。
- 方法:通過耦合鉗向電源或信號線注入脈沖群(5kHz重復頻率)。
-
- 原理:測試雷擊或大功率設備切換導致的浪涌沖擊(電壓可達6kV)。
- 標準:IEC 61000-4-5。
- 方法:施加1.2/50μs電壓波或8/20μs電流波。
-
- 原理:模擬電網短時電壓波動或斷電(如跌落70%持續200ms)。
- 標準:IEC 61000-4-11。
三、測試設備與環境
- 電波暗室:用于輻射類測試,消除環境噪聲。
- EMI接收機:高精度測量干擾信號。
- ESD模擬器、脈沖群發生器、浪涌發生器:生成特定干擾波形。
- LISN與耦合去耦網絡(CDN):隔離待測設備與電網。
四、檢測的意義與挑戰
- 合規性:通過檢測是進入歐盟、美國等市場的強制性要求(如CE/FCC標志)。
- 用戶體驗:減少設備死機、數據錯誤等問題,提升可靠性。
- 設計優化:早期檢測可降低后期整改成本,縮短上市周期。
五、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0
17
21
17
20
19
20
17
21
21
25
22
19
23
23
17
25
23
19
2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