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C型單模光纖光纜活動連接器檢測項目詳解
一、引言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光學性能檢測
-
- 目的:衡量光信號通過連接器時的能量損失。
- 測試方法: 使用穩定光源(1550nm或1310nm)發射光信號,通過光功率計分別測量直通鏈路(無連接器)和插入連接器后的功率值,按公式計算: ??=−10log?10(?out?in)(單位:dB)IL=−10log10?(Pin?Pout??)(單位:dB)
- 標準:IEC 61753-1(≤0.3dB為合格)。
- 設備:光源、光功率計、光纖校準跳線。
-
- 目的:評估端面反射對信號的影響。
- 測試方法: 使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或光連續波反射計(OCDR),測量反射光功率與入射光功率比值: ??=−10log?10(?reflected?incident)(單位:dB)RL=−10log10?(Pincident?Preflected??)(單位:dB)
- 標準:IEC 61753-1(≥40dB為合格)。
2. 端面幾何參數檢測
-
- 目的:確保端面球面曲率適配,避免接觸不良。
- 測試方法:使用光纖干涉儀分析端面三維形貌,計算曲率半徑。
- 標準:IEC 61300-3-35(PC型:10-25mm)。
-
- 目的:檢查光纖核心與端面最高點的偏差。
- 測試方法:干涉儀測量端面頂點與光纖軸心的橫向偏移量。
- 標準:≤50μm(IEC 61300-3-35)。
-
- 目的:確保光纖凸出或凹陷在允許范圍內。
- 測試方法:干涉儀測量光纖端面相對于插芯表面的高度。
- 標準:-50nm至+50nm(Telcordia GR-326)。
3. 機械性能測試
-
- 方法:使用自動插拔測試機模擬500次插拔,監測IL和RL變化。
- 標準:IEC 61753-1(插拔后損耗變化≤0.2dB)。
-
- 方法:施加≥40N的拉力(IEC 61300-2-4),持續1分鐘,檢查連接器是否脫落或損壞。
-
- 方法:固定連接器一端,另一端施加0.3N·m扭矩,轉動180°(IEC 61300-2-7)。
4. 環境適應性測試
-
- 條件:-40℃至+70℃循環,48小時(IEC 61300-2-22)。
- 判定:外觀無開裂,IL波動≤0.2dB。
-
- 條件:溫度85℃、濕度85% RH,持續168小時。
- 判定:金屬部件無銹蝕,性能符合標準。
-
- 振動:10-55Hz正弦掃頻,3軸各2小時(IEC 60068-2-6)。
- 沖擊:峰值加速度500m/s²,半正弦波(IEC 60068-2-27)。
5. 外觀與互換性檢查
- 端面劃痕檢測:顯微鏡觀察端面,符合IEC 61300-3-35劃痕等級(如≤Grade B)。
- 互換性:隨機選取10對連接器互配,插入損耗差異≤0.1dB。
三、測試設備清單
檢測項目 | 關鍵設備 |
---|---|
插入/回波損耗 | 光譜分析儀、穩定光源 |
端面幾何參數 | 光纖干涉儀(如Norland ACL) |
插拔壽命 | 自動插拔力測試儀 |
環境測試 | 恒溫恒濕箱、振動臺 |
四、
參考文獻
- IEC 61753-1:2018 光纖連接器性能標準
- IEC 61300-3-35:2015 光纖連接器端面檢測方法
- Telcordia GR-326-CORE:2011 單模光纖連接器通用要求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光纖寬帶耦合器檢測下一篇:SC/PC 型單模光纖活動連接器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5
19
17
16
20
19
19
22
24
18
20
22
21
19
22
24
21
23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