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穿孔參數檢測
- 孔徑與深度:測量射孔彈在混凝土靶上形成的孔道直徑和穿透深度,評估射流能量和侵徹效率。
- 孔道形態:觀察孔道是否規則、有無塌孔或裂紋,分析射流穩定性。
- 孔道清潔度:檢測孔道內殘留物(如混凝土碎屑、射孔彈殘渣),評估射孔后對油氣流動的影響。
2. 裂縫擴展分析
- 主裂縫長度與寬度:測量射孔后混凝土靶表面及內部產生的裂縫延伸范圍,判斷壓裂效果。
- 分支裂縫分布:分析裂縫網絡復雜度,評估是否形成有效導流通道。
- 裂縫對稱性:檢查裂縫是否沿射孔方向對稱擴展,驗證射孔器能量分布均勻性。
3. 混凝土靶破壞模式
- 層裂與破碎區域:記錄靶體表面層裂范圍、內部破碎區體積,量化射孔沖擊波破壞效應。
- 環向應力損傷:檢測靶體邊緣是否因應力波反射產生環狀裂紋,評估對井筒穩定性的潛在風險。
4. 射孔器結構完整性
- 外殼變形與破裂:檢查射孔彈外殼是否完整,有無變形、裂紋或過度燒蝕。
- 藥型罩殘留狀態:分析藥型罩(如銅罩)破碎后的顆粒尺寸及分布,評估金屬射流質量。
- 連接部件可靠性:驗證射孔器內部組件(如點火裝置、傳爆序列)是否正常作用,無啞彈或早爆現象。
5. 侵徹體與射流特性
- 射流速度與形態:通過高速攝影或X光成像捕捉射流動態,分析其連續性和聚焦性。
- 侵徹體分布:測量射孔后混凝土靶內金屬射流或碎片的空間分布,評估能量利用率。
6. 套管模擬損傷檢測
- 套管穿孔尺寸:若實驗包含模擬套管層,檢測套管上的穿孔直徑及邊緣毛刺情況。
- 套管變形度:評估套管受沖擊后的彎曲、凹陷程度,確保實際井下作業中套管安全性。
7. 能量釋放與動態參數
- 壓力-時間曲線:通過傳感器記錄爆炸瞬間的壓力峰值、作用時間,分析能量釋放效率。
- 溫度場分布:紅外熱成像檢測爆炸高溫對混凝土靶的熱損傷范圍。
- 振動與沖擊波:測量實驗產生的振動加速度和沖擊波傳播范圍,評估對井下工具的潛在影響。
8. 安全性與環境評估
- 啞彈率與啞彈處理:統計實驗中的啞彈發生率,驗證點火系統可靠性。
- 破片飛散距離:測量混凝土碎片和射孔器殘骸的飛散半徑,制定安全防護標準。
三、實驗數據分析方法
- 三維掃描重建:通過CT掃描或三維成像技術,構建孔道和裂縫的立體模型。
- 金相與顯微分析:對射孔后的混凝土靶切片進行微觀結構觀察,研究損傷機理。
- 數值模擬對比:將實驗結果與仿真模擬(如ANSYS/LS-DYNA)對比,優化理論模型。
四、標準與規范
五、與報告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防爆柴油機履帶運輸車檢測下一篇:油、套管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21
18
23
21
17
22
18
23
21
28
29
26
30
19
22
21
24
27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