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式水位計檢測項目詳解
一、基本參數檢測
-
- 目的:確保量程覆蓋實際水位范圍(如0~10m)。
- 方法:輸入極限壓力值,檢查輸出信號是否達到理論值。
-
- 目的:確認最小可識別水位變化(如1mm)。
- 方法:逐步增減壓力,觀察輸出信號的最小跳變量。
-
- 檢測內容:匹配4~20mA、RS485等接口是否符合作業標準。
二、精度與穩定性測試
-
- 步驟:在低、中、高水位點(如20%、50%、80%量程)施加標準壓力,計算誤差(±0.5%FS為合格)。
- 工具:精密壓力校準儀。
-
- 方法:在-20℃至60℃環境艙中恒溫2小時,記錄輸出偏差(補償后應<±0.1%/℃)。
-
- 方案:連續通電30天,每日記錄零點和滿量程漂移值(月漂移<±0.2%為合格)。
三、環境適應性檢測
-
- 測試:浸泡1m水深1小時,內部無滲水。
-
- 標準:模擬運輸振動(頻率10~150Hz,加速度2g),檢測結構松動或信號異常。
-
- 適用場景:化工或海水環境需檢測殼體材質(如316L不銹鋼)的抗鹽霧能力。
四、密封性與電氣安全
-
- 方法:施加1.5倍額定壓力,保壓10分鐘,泄漏率<0.05%FS。
-
- 標準:絕緣電阻>100MΩ(500VDC),耐壓1500VAC/1min無擊穿。
五、數據通信與校準
-
- 內容:Modbus RTU幀格式、地址匹配性、波特率兼容性。
-
- 步驟:對比已知水位高度(如超聲波基準儀),調整傳感器零點和斜率。
檢測流程示例
- 準備:清潔傳感器,連接標準儀器(如壓力發生器、萬用表)。
- 逐項檢測:按上述項目順序執行,記錄原始數據。
- 分析報告:生成誤差曲線、穩定性趨勢圖及整改建議。
注意事項
- 檢測前需排除介質密度變化、氣泡等干擾因素。
- 校準環境溫度應穩定在25±5℃,濕度<85%。
- 定期復檢周期建議為6~12個月(惡劣環境縮短至3個月)。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21
18
22
24
20
18
34
15
37
21
22
22
26
24
30
28
22
27
3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