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鍋爐本體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解析
一、檢測前準備工作
- 設備停運要求:待鍋爐完全冷卻至40℃以下,汽包壓力歸零并完成介質排放
- 安全隔離措施:切斷燃料系統、給水系統與電氣系統,設置物理隔離裝置
- 檢測環境準備:配置防爆照明設備(≤24V),強制通風系統(換氣量≥20次/小時)
二、常規檢測項目體系
(一)承壓部件檢測
檢測部位 | 檢測方法 | 關鍵指標 | 參考標準 |
---|---|---|---|
汽包 | 磁粉檢測+內窺鏡 | 環縫裂紋、下降管角裂紋 | NB/T 47013-2015 |
水冷壁 | 超聲波測厚+目視檢查 | 壁厚減薄率、鼓包變形量 | DL/T 438-2016 |
過熱器 | 蠕變測量+金相分析 | 脹粗量、珠光體球化等級 | DL/T 441-2004 |
再熱器 | 渦流檢測+氧化皮檢測 | 氧化皮厚度、管壁裂紋 | ASME B31.1 |
省煤器 | 漏磁檢測+滲透探傷 | 沖刷磨損、應力腐蝕裂紋 | GB/T 5777-2019 |
(二)燃燒系統檢測
-
- 霧化片磨損量 ≤0.5mm
- 旋流器角度偏差 ≤3°
- 耐火材料脫落面積 ≤15%
-
- 風門執行機構行程誤差 ≤2%
- 空氣預熱器漏風率 ≤6%(回轉式)/≤3%(管式)
三、專項檢測技術應用
(一)高溫腐蝕檢測
-
- X射線衍射判定Fe3O4/SO3含量比
- 腐蝕速率 ≤0.2mm/年(燃煤鍋爐)
-
- 紅外熱成像溫差報警閾值 ±30℃
- 超溫管段占比 ≤5%
(二)焊接質量檢測
-
- 相控陣超聲檢測覆蓋100%焊縫
- 缺陷評定按ASME VIII標準執行
-
- 熱影響區HV10硬度偏差 ≤50
- 焊縫/母材硬度比 ≤1.2
四、檢測周期管理
檢測類型 | A級檢修周期 | C級檢修周期 | 運行中監測頻次 |
---|---|---|---|
承壓部件檢測 | 4-6年 | 1-2年 | 季度在線監測 |
燃燒系統調整 | / | 半年 | 月度參數分析 |
安全閥校驗 | 1年 | / | 壓力波動跟蹤 |
五、典型問題處理方案
-
- 當量壁厚>設計值70%時:采用電弧噴涂修復
- 當量壁厚≤設計值60%:整段更換處理
-
- Ⅲ級損傷(脹粗率>5%):立即更換
- Ⅱ級損傷(3%-5%):剩余壽命評估后處理
-
- 建立聲發射監測網格(間距≤3m)
- 定位精度誤差<0.5m
六、智能化檢測技術發展
-
- 搭載3D激光掃描儀(精度0.1mm)
- 熱成像模塊(測溫范圍0-650℃)
-
- 實時壁厚預測模型誤差率<8%
- 剩余壽命評估置信度≥90%
結語
- 計劃階段:制定基于風險的檢測策略(RBI)
- 執行階段:應用多技術融合檢測方案
- 檢查階段:構建三維缺陷分布圖譜
- 改進階段:實施預測性維護決策支持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內防噴工具旋塞閥檢測下一篇:制粉系統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