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消毒設備檢測技術指南
一、通用檢測項目
1. 性能參數檢測
- 消毒劑投加量:檢測化學消毒劑(如次氯酸鈉、二氧化氯、臭氧)的實際投加濃度是否與設定值一致。
- 接觸時間:驗證污水與消毒劑的接觸時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30分鐘)。
- 消毒效率:通過進水與出水的微生物指標(大腸桿菌、糞大腸菌群)對比,驗證殺滅率是否達標(如99.9%以上)。
- 余氯殘留(化學消毒法):檢測出水中余氯濃度是否在安全范圍內(通常≤0.5 mg/L)。
2. 設備完整性檢測
- 密封性測試:檢查消毒反應器、管道、閥門等是否存在泄漏,避免消毒劑逸散或污染環境。
- 耐腐蝕性評估:針對接觸化學消毒劑的部件(如反應罐、噴頭)進行腐蝕痕跡檢查。
- 機械部件狀態:檢查攪拌裝置、泵體、紫外線燈管支架等是否運行平穩,無異常振動或噪音。
二、分類型專項檢測項目
1. 紫外線(UV)消毒設備
- 紫外線強度監測:使用UV傳感器測量燈管發射的紫外光強度(通常需≥30 mJ/cm²)。
- 燈管老化檢測:累計運行時間超過9,000小時需測試紫外線輸出衰減率(正常衰減應<20%)。
- 透光率校準:檢測污水懸浮物(SS)對紫外線穿透的影響(濁度要求通常≤5 NTU)。
2. 臭氧消毒設備
- 臭氧發生器效率:檢測臭氧產率(g/h)與濃度(ppm)是否匹配設計要求。
- 尾氣處理系統:核查尾氣破壞裝置(如催化劑分解)的殘余臭氧濃度是否<0.1 ppm。
3. 化學藥劑投加設備
- 計量泵精度:校準藥劑投加量誤差(誤差范圍通常≤±5%)。
- 藥劑儲存安全性:檢查儲罐防腐措施、泄漏報警裝置有效性。
三、配套系統檢測
1. 水質在線監測
- pH值:確保消毒環境pH適宜(如氯消毒需pH 6.5–7.5)。
- 流量匹配性:驗證設備處理能力與實際污水流量是否同步(避免超負荷運行)。
2. 自動化控制系統
- 聯鎖保護功能:模擬異常工況(如低液位、高壓力),測試自動停機或報警響應。
- 數據記錄完整性:檢查歷史數據存儲周期及參數可追溯性(至少保存1年)。
四、檢測周期與標準依據
1. 檢測頻率
- 日常檢測:余氯/臭氧濃度、紫外線強度每日1次。
- 月度檢測:設備密封性、機械部件狀態。
- 年度檢測:全面性能評估與校準。
2. 參考標準
- 國內標準:《GB 18466-2005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HJ 2029-2013 消毒技術規范》
- 國際標準:美國EPA污水消毒指南、ISO 15859-11臭氧消毒系統規范。
五、常見問題與對策
問題現象 | 潛在原因 | 解決方案 |
---|---|---|
消毒后微生物超標 | 接觸時間不足/劑量不足 | 校準投加量,延長接觸池水力停留時間 |
設備腐蝕嚴重 | 材質不匹配/pH失控 | 更換耐腐蝕材料,加裝pH調節裝置 |
紫外線強度驟降 | 燈管老化/石英套管結垢 | 更換燈管,定期酸洗清潔套管 |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動物殘體處理系統檢測下一篇:混凝土靶檢測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
14
14
14
19
19
16
14
19
15
22
18
21
24
25
20
21
32
20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