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檢測項目分類
-
- 簡介:AST(舊稱谷草轉氨酶,GOT)是催化天冬氨酸與α-酮戊二酸轉氨基反應的酶,廣泛存在于肝臟、心肌、骨骼肌等組織。
- 檢測目的:評估肝細胞損傷(如肝炎、肝硬化)、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
- 樣本類型:血清或血漿。
- 參考范圍:通常為5-40 U/L(因實驗室方法而異)。
-
- 簡介:直接定量體液中的天冬氨酸水平,用于氨基酸代謝異常診斷。
- 檢測目的:篩查尿素循環障礙(如瓜氨酸血癥)、高天冬氨酸血癥等遺傳代謝病。
- 樣本類型:血漿、尿液或腦脊液。
- 方法:高效液相色譜(HPLC)、質譜分析(LC-MS/MS)。
-
- 簡介:檢測與天冬氨酸代謝相關的基因突變(如ARG1、ASL基因)。
- 適用人群:疑似遺傳性代謝病患者或家族史攜帶者。
- 技術:二代測序(NGS)、Sanger測序。
-
- 簡介:評估神經系統疾病中神經遞質失衡。
- 臨床應用:癲癇、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研究。
二、檢測方法及技術對比
檢測項目 | 常用方法 | 優點 | 局限性 |
---|---|---|---|
AST活性測定 | 生化比色法(IFCC法) | 快速、成本低 | 特異性較低,需結合ALT等指標 |
游離天冬氨酸測定 | HPLC、LC-MS/MS | 高靈敏度、可多組分同時檢測 | 設備昂貴、操作復雜 |
基因檢測 | NGS、PCR | 精準診斷遺傳病因 | 費用高,需專業解讀 |
三、臨床意義解讀
-
- 輕度升高(2-3倍):脂肪肝、慢性肝炎。
- 顯著升高(>10倍):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心肌梗死。
- AST/ALT比值:>2提示酒精性肝病,>1可能為肝硬化。
-
- 升高:尿素循環障礙、線粒體疾病、某些腫瘤。
- 降低:蛋白質營養不良、腸道吸收障礙。
-
- 明確遺傳性代謝病分型,指導飲食管理(如低蛋白飲食)或靶向治療。
四、適用人群與檢測流程
-
- 肝功能異常者(AST檢測)。
- 不明原因發育遲緩、癲癇、反復嘔吐的兒童(代謝病篩查)。
- 有遺傳代謝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
- 臨床問診與初步評估。
- 選擇檢測項目(如AST、氨基酸譜分析)。
- 樣本采集(血液、尿液等)。
- 實驗室分析及報告生成(通常1-3個工作日)。
- 結合臨床資料綜合解讀。
五、注意事項
- AST檢測干擾因素:劇烈運動、溶血標本可能導致假性升高。
- 氨基酸檢測前準備:需空腹8-12小時,避免蛋白質攝入影響結果。
- 基因檢測咨詢:建議遺傳咨詢師參與結果解釋與家系分析。
六、未來發展方向
- 精準醫學:代謝組學聯合基因組學提升診斷效率。
- POCT技術:開發便攜式天冬氨酸快速檢測設備(如微流控芯片)。
- 生物標志物探索:天冬氨酸衍生物在癌癥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