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紅素含量檢測:方法與關鍵檢測項目解析
一、番茄紅素檢測的關鍵項目
二、常用檢測方法及技術要點
-
- 原理:基于番茄紅素在色譜柱中的保留時間與標準品比對定量。
- 步驟:
- 樣品前處理:有機溶劑(如正己烷-丙酮)提取,避光低溫操作防止氧化。
- 色譜條件:C18反相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甲醇-二氯甲烷,檢測波長472 nm。
- 優(yōu)勢:靈敏度高(檢測限可達0.1 μg/g),可區(qū)分異構體。
- 適用場景:精準檢測食品、保健品及生物樣品中的番茄紅素。
-
- 原理:利用番茄紅素在472 nm處的特征吸收峰定量(摩爾消光系數(shù)為1.85×10? L·mol?¹·cm?¹)。
- 步驟:石油醚提取后離心,上清液直接測定吸光度。
- 優(yōu)勢:快速、成本低,適合大批量樣品篩查。
- 局限:無法區(qū)分異構體,易受其他色素干擾(需結合皂化步驟純化)。
-
- 原理:HPLC分離后通過質(zhì)譜精確鑒定分子量及碎片離子,定性定量更準確。
- 應用:復雜基質(zhì)(如血漿、組織)中痕量番茄紅素分析,檢測限可達0.01 ng/mL。
-
- 原理:基于番茄紅素特征吸收峰建立預測模型,實現(xiàn)無損快速檢測。
- 適用場景:果蔬原料的在線分選與品質(zhì)監(jiān)控。
三、樣品前處理關鍵技術
-
- 常用混合溶劑:正己烷-乙醇(4:1)、丙酮-石油醚,提高番茄紅素溶出率。
- 添加抗氧化劑(如BHT)防止氧化降解。
-
- 使用KOH-甲醇溶液去除樣品中的脂類和葉綠素,減少干擾。
-
- 番茄紅素對光、熱敏感,全程需在避光、低溫(<25℃)環(huán)境下進行。
四、檢測標準與質(zhì)量控制
-
- AOAC 2003:HPLC法測定番茄制品中番茄紅素。
- ISO 11292:速溶咖啡中類胡蘿卜素檢測(含番茄紅素)。
-
- 標準品校準:使用Sigma或Merck的番茄紅素標準品(純度≥95%)。
- 加標回收率:控制在90%-110%,驗證方法準確性。
- 重復性測試:同一批次樣品測定3次,RSD≤5%。
五、應用領域分析
-
- 番茄醬、果汁等加工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分級與貨架期評估。
-
- 膠囊、片劑中番茄紅素劑量標定及穩(wěn)定性測試。
-
- 篩選高番茄紅素含量的轉(zhuǎn)基因或雜交番茄品種。
六、挑戰(zhàn)與解決方案
- 異構體干擾:采用HPLC-DAD聯(lián)用或手性色譜柱分離順/反式異構體。
- 基質(zhì)復雜性:使用固相萃取(SPE)或分子印跡技術(MIP)純化樣品。
- 快速檢測需求:開發(fā)便攜式拉曼光譜儀或微型化HPLC設備。
結語
轉(zhuǎn)成精致網(wǎng)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