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項目的核心原理
- 分光光度法:利用H?O?在紫外光區(240 nm)的特征吸收峰,檢測反應前后吸光度的變化。
- 滴定法:通過高錳酸鉀(KMnO?)或碘量法滴定未反應的H?O?。
- 氧電極法:直接測定反應中氧氣的釋放速率。
- 熒光法:使用熒光探針(如Amplex Red)間接檢測H?O?濃度變化。
二、主要檢測方法及步驟
1. 分光光度法(標準方法)
- 試劑準備:
- 反應緩沖液(pH 7.0磷酸鹽緩沖液)
- H?O?溶液(30 mM,現配現用)
- 酶樣品(需適當稀釋,避免活性過高導致線性范圍偏離)
- 操作步驟:
- 混合1 mL緩沖液與0.1 mL酶液,37℃預溫5分鐘。
- 加入0.4 mL H?O?啟動反應,立即記錄240 nm處吸光度(A?)。
- 每隔10秒記錄吸光度(A?、A?...),持續1分鐘。
- 計算ΔA/min(吸光度下降速率)。
- 酶活力計算: 酶活力 (U/mg)=Δ?/min×?總×103?×?×?蛋白酶活力 (U/mg)=ε×d×m蛋白?ΔA/min×V總?×103? 其中:
- ?ε(H?O?摩爾消光系數)= 43.6 L/(mol·cm)
- ?d(比色皿光徑)= 1 cm
- ?蛋白m蛋白?(酶液中蛋白質量,mg)
2. 滴定法(傳統方法)
- 試劑:
- 0.1 M H?O?、2 M H?SO?、0.02 M KMnO?
- 步驟:
- 酶反應終止后,加入H?SO?酸化。
- 剩余H?O?與KMnO?反應至紫色褪去,記錄滴定體積。
- 適用場景:無需分光光度計,適用于現場或資源受限的實驗室。
3. 快速檢測試紙法(半定量)
- 原理:試紙浸泡特定顯色劑,接觸樣品后顏色變化反映H?O?分解程度。
- 優點:操作便捷,適合食品工業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篩查。
三、關鍵檢測參數與優化
- 底物濃度:
- H?O?濃度需在酶動力學線性范圍內(通常5-50 mM)。
- 過高會導致酶失活,過低則靈敏度不足。
- 反應溫度:
- 最適溫度通常為25-37℃,需根據酶來源調整。
- pH值:
- 多數過氧化氫酶最適pH為6.8-7.5,偏離會導致活性下降。
- 抑制劑干擾:
- 3-氨基-1,2,4-三唑(3-AT)、NaN?可特異性抑制酶活性,需避免污染。
四、應用場景
- 醫學領域:
- 紅細胞過氧化氫酶活性檢測用于診斷遺傳性酶缺乏癥(如Acatalasemia)。
- 評估抗氧化劑對氧化應激的干預效果。
- 食品工業:
- 檢測巴氏殺菌效果(殘留過氧化氫酶活性反映殺菌不徹底)。
- 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篩查。
- 環境監測:
- 土壤或水體中微生物活性的生物標志物。
- 生物技術:
- 基因工程菌株的酶表達水平評估。
五、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
- 樣品處理:
- 細胞或組織樣本需充分破碎(如超聲、凍融)以釋放酶。
- 避免反復凍融,防止酶變性。
- H?O?穩定性:
- H?O?易分解,需現配現用,避光保存。
- 數據校正:
- 需設置空白對照(滅活酶或未加酶的反應體系),扣除背景干擾。
- 儀器校準:
- 分光光度計需預熱并校準基線,確保吸光度讀數準確。
六、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玉米Optimum Intrasect檢測下一篇:Bt水稻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
1
3
3
4
6
4
5
8
9
7
12
10
12
11
13
12
10
10
1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