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備母豬
-
- 檢測項目:基因測序(如應激敏感基因Hal-1843、繁殖相關基因ESR等)。
- 意義:淘汰攜帶隱性遺傳病基因的個體,優化種群遺傳結構。
-
- 超聲波檢查:卵巢發育狀態、子宮結構完整性。
- 激素檢測:促卵泡素(FSH)、雌二醇水平,評估初情期啟動能力。
-
- 必檢項目:豬瘟(CSFV)、藍耳病(PRRSV)、偽狂犬病(PRV)、圓環病毒2型(PCV2)抗體滴度。
- 方法:ELISA試劑盒檢測,確保免疫合格后方可入群。
-
- 血液檢測:血紅蛋白、鈣磷比、維生素ADE水平,預防肢蹄病及代謝障礙。
二、妊娠母豬
-
- B超監測:配種后21-30天確認妊娠,評估胎囊數量及活力。
- 孕酮檢測:配種后17天血清孕酮>5ng/mL提示妊娠成功。
-
- 重點病原:細小病毒(PPV)、乙型腦炎病毒(JEV)、鉤端螺旋體。
- 檢測時機:妊娠前免疫效果評估,流產病例PCR病原鑒定。
-
- 背膘厚度:妊娠中期(30-75天)背膘控制在18-22mm,防止過肥導致難產。
- 血清生化:尿素氮、葡萄糖水平監控日糧能量蛋白平衡。
三、哺乳母豬
-
- 臨床檢查:乳房紅腫、硬結、乳汁滲出物觀察。
- 乳汁檢測:體細胞計數(SCC)、細菌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
-
- 產后癱瘓預警:血鈣<8mg/dL、血磷<4mg/dL時需補鈣。
- 酮體檢測:尿酮試紙陽性提示能量負平衡。
-
- 乳汁PCR檢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大腸桿菌K88/K99。
- 初乳抗體檢測:確保豬瘟、偽狂犬病母源抗體達標。
四、種公豬
-
- 常規指標:精子密度(≥2億/mL)、活力(前進運動精子>70%)、畸形率(<18%)。
- 冷凍精液附加檢測:頂體完整率、線粒體活性(JC-1熒光染色)。
-
- 睪酮水平:成年公豬血清睪酮>5ng/mL。
- 爬跨行為測試:人工采精訓練配合度觀察。
-
- 必檢病原:布魯氏菌(虎紅平板試驗)、豬支原體(PCR)、衣原體(ELISA)。
- 檢測頻率:每季度1次,接觸新引種母豬后加測。
五、共性檢測項目
-
- 寄生蟲檢查:每季度糞樣漂浮法檢測蛔蟲、球蟲。
- 環境監測:飲水大腸桿菌數、空氣中氨氣濃度(<25ppm)。
-
- 抗體消長規律跟蹤:疫苗免疫后2-4周抗體峰值檢測,制定補免計劃。
六、檢測頻率建議
豬群類型 | 核心檢測頻率 |
---|---|
后備母豬 | 入群前全檢,每半年復檢 |
妊娠母豬 | 妊娠確認+中期營養評估 |
哺乳母豬 | 產后1周內+斷奶前 |
種公豬 | 每月精液檢查,季度病原篩查 |
七、注意事項
- 檢測需結合臨床癥狀,如流產母豬需同步進行病理剖檢及組織學診斷。
- 使用國家標準或OIE認可試劑盒,避免交叉污染(如PRRSV檢測需分區操作)。
- 建立個體檔案,關聯生產數據(產仔數、斷奶重)分析檢測結果的經濟價值。
上一篇:麥類作物檢測下一篇:產蛋后備雞、產蛋雞、肉用仔雞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5
5
13
12
13
13
14
17
12
17
13
13
16
19
19
20
18
17
19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